高端铝、新型化工、粮食加工、家纺纺织、畜牧水产是滨州的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其中化工产业的安全事关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安全无小事,为了消除身边的安全隐患,滨州是怎么做的?
6月22日上午全省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专项行动动员部署电视会议召开之后,滨州市委市政府立即召开专项会议,市委书记张光峰、市长崔洪刚出席会议并讲话,全面落实行动部署。当天,滨州成立了全市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市长任组长,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以及2名副市长任副组长,市直有关单位全部参与,并制定出台《滨州市化工产业安全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紧急行动方案》,起草了《滨州市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7月份开始,由滨州市经信委、安监局、市政府督查室、市环保局等部门联合成立督查组赴10个县区进行督查,并将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责令整改。7月8日—9日,滨州市专项行动办公室再次对各县区整改情况进行督查。7月16日,又派出7个督查组对各县区隐患企业关停整改情况进行实地检查督导。通过3轮检查督查,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落实。
前期,滨州市组织开展了对化工生产企业的“三评级一评价”工作,并于5月9日通过省验收组的验收。全市安全生产、环保评级为“差”的企业有98家,未参加“三评级一评价”的企业有105家,合计203家。对这些企业各县区已全部下达停产通知书,企业也已经全部进行停产整顿。
滨州市自开展化工产业安全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紧急行动以来,明察暗访企业12万家次,查处隐患21万项,立案672起,停业整顿262家,实施经济处罚2000余万元;累计上路检查危化品运输车辆6448辆,现场查处违反限行规定337起,有效防止了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