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体育记者因它意外身亡!家中这种电器,为何夏天事故频发?

今日头条     2017-07-18 16:48

      近日,朋友圈纷纷转发了这样一则消息,一位曾经叱咤体育界的资深记者,在家中休息时出现意外不幸去世,年仅35岁的他就这样告别了世界,告别了体育界。

知名体育记者因它意外身亡!家中这种电器,为何夏天事故频发?

知名体育记者因它意外身亡!家中这种电器,为何夏天事故频发?

知名体育记者因它意外身亡!家中这种电器,为何夏天事故频发?

据消息人士透露,他是由于客厅空调机柜自燃,释放大量毒气而窒息身亡的。具体自燃原因,警方目前正在做进一步调查。

看到这儿,想必你可能会大吃一惊,听说过煤气中毒的,还真没听过开空调也能中毒的。空调在什么时候会造成自燃,从而中毒呢?

知名体育记者因它意外身亡!家中这种电器,为何夏天事故频发?

空调是如何制成的?

     在说“中毒”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你夏天身边用到最多的空调,它是如何制冷的。

空调制冷呢,主要是通过液体蒸发吸热的原理。液态的制冷剂流入到室内机的蒸发器中失去了高压进行汽化,这个制冷剂蒸发的过程中带走了大量的热量,让局部环境温度降低,再又风机将低温空气吹至其他地方。

知名体育记者因它意外身亡!家中这种电器,为何夏天事故频发?

▲空调系统原理图(来源:新浪科技)

    而随后气态的制冷剂被送入室外机中的压缩机,被压缩成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后送入冷凝器,通过风扇散热液化成液态制冷剂送入储液罐,再进入蒸发器进入下一次循环。

    说到这,我们就不得不提一下制冷剂,这也是空调制冷的核心驱动力。

     空调中使用的制冷剂氟利昂,大家可能都能听说过,随着臭氧层变薄的问题逐渐进入人们视线,南极圈的空洞迫在眉睫,业界开始寻找氟利昂替代品。受到氟利昂的启发,人们开发了氢氟烃类化合物和全氟取代的烃类化合物,总的来说,制冷效果跟氟利昂差不多,对臭氧层无破坏,毒性不大,不怎么易燃,看上去很美。

     但是,到了90年代,害虫数量增长、海平面上升、全球变暖等,温室效应的加剧构成了新的威胁。而第三代制冷剂的温室效应能力,大概比鼎鼎有名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再强个一千来倍,所以淘汰也成了这些产品的归宿。

     就目前为止,我们所使用的空调中的制冷剂正处于第三代制冷剂到第四代制冷剂的过渡阶段,它们的好处是环保,不会对环境造成太大破坏。但有利也有弊,这种新制冷剂都是包含碳元素和氮元素,在一定浓度下可导致爆炸、燃烧,生成碳化物类似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很有可能造成中毒。

知名体育记者因它意外身亡!家中这种电器,为何夏天事故频发?

空调为什么会爆炸?

虽然目前警方在调查空调为什么会爆炸,但有几点原因空调可能会造成爆炸。

总的来说,空调爆炸主要都是集中在压缩机上,主要有几点:

1.空气

2.含可燃物

3.密闭空间小

发生过程大概是这样:

    压缩机系统中的制冷循环系统高压造成堵塞,在压缩机运行时有空气混进造成压缩机过热使冷冻机油汽化,油气混合造成压缩机内部温度和压力持续增加,最后造成压缩机壳体耐压强度继而发生压缩机壳体爆裂。

    另外,在空调清洁时千万不要用酒精擦拭后立刻开空调,因为酒精的燃点低如果用酒精擦拭空调立刻通电,会使电路板产生少许的电火花,这些电火花可以直接引燃酒精。

知名体育记者因它意外身亡!家中这种电器,为何夏天事故频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当然,这只是空调爆炸原因的其中几个,此外室外机移机不当,违规拆卸同样会对空调机体造成受损,极端情况下会使空调爆炸。

一点小建议:

空调是我们夏天最常的用电器,当你需要它的时候,总会“默默”地带给你一丝凉意。但它的健康也要时刻关注,一般空调年限大约在8-15年间,建议最好10年左右就要更换,可别认为空调能用就是好的。

还有一点就是,室外移机时不要自己或相信小广告上的信息,最好找官方的移机机构,虽然贵但专业。最后,清洁空调时切勿用酒精擦拭后立即开空调,这也是非常危险的。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科商务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中科商务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科商务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总部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共和工业路107号华丰互联网创意园A座336 邮编:518101
电话:0755-88849616(总机) 传真:0755-27838114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20051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