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部门应打破被动 严格监管三无电人玩具

海南日报     2017-07-17 14:24

  近日,有市民称在市场上出现了许多种用来进行恶作剧的“电击玩具”,这种玩具被包装成口香糖、签字笔、握力器的形状,而实际上人们在使用时会被电击。(7月16日《北京青年报》)

  危险玩具“牙签弩”上月曝光后引发的喧嚣舆情尚未彻底平息,恶作剧电击玩具又进入公共舆论视线。这些电击玩具有的瞬间电压很大,甚至会达到500伏以上,虽然放电时间很短,对健康的成年人来说,一般不会有太大影响,但对于心脏病等疾病患者来说,可能会是致命一击,对于身体、心智发育尚未成熟孩子来说,也可能会留下心理阴影,风险不容小觑。

  生产、销售这种恶作剧玩具,满足了极少数消费者“整人”寻刺激的心理,跟备受诟病“牙签弩”没有什么两样。市场和网店销售的电击玩具大多都是三无产品,从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生产商和经销商已认知这类产品的使用风险,因而刻意躲避监管,规避生产者和销售者的责任。对此,买家、玩家和相应的职能部门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如今,“牙签弩”在舆论围剿之下被责令下架了,“电击玩具”又将如何收场?

  虽然国家对这类电击玩具并没有禁止销售的规定,但安全性一直都是商品合格的一项硬件指标,对日常儿童消费品尤其如此。“牙签弩”、“电击玩具”之类的儿童玩具明显存在安全隐忧,又大多是彻头彻尾的三无产品,无论从保护消费者安全的角度来看,还是从规范商家合法经营的角度来看,对于此类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相关部门都理应进行最严格的监管。

  儿童危险玩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对此,相关监管职能部门不能总是“后知后觉”,任其畅销无阻,等到恶作剧玩具“作恶”了才予以重视。监管执法要彻底打破被动、滞后的怪圈,而不能总是在舆论曝光、聚焦或者产生严重后果、引发社会反响之后才姗姗来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科商务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中科商务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科商务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总部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共和工业路107号华丰互联网创意园A座336 邮编:518101
电话:0755-88849616(总机) 传真:0755-27838114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20051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