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交易名称的由来

百科     2018-08-16 09:43

  1. 以币面文字命名。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刀"、"即墨刀"、"安阳刀"、"明刀",汉、魏、晋、南齐等时期的"五铢"以及唐朝以后的"元宝"、"重宝"、"通宝"等,都是因币面的文字而得名。
  2. 以币面图案命名。清末各省多铸银元,因钱币中央有蟠龙纹,故称"龙洋"。
  3. 以币体形状命名。春秋战国时期的"针首刀"、"圆首刀"、"三孔布",汉代的"荚钱",以及秦后的"方孔钱",都是根据币体的不同形状而命名的。四、以币体重量命名。秦始皇时全国统一铸币"半两"和开始铸于汉文帝五年时的"四铸",都是以当时每枚钱币的实际重量命名的。
  4. 以流通地域命名。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银行、晋察冀边区银行、豫鄂边区建设银行等发行的货币,都在本区内流通,故称"边币"。
  5. 以译意命名。维吾尔语"普尔"译意为钱,"普尔钱"由此得名。
  6. 以通称命名。"番饼"是旧时对流入中国的银元的俗称。过去在广东通称外国为"番",中国旧称银币为银饼,故对外国银币称"番饼"。
  7. 以币材产地命名。朱提银是汉代一种白银名称,产于云南昭通的朱提山。后世称银为朱提,即由此而来。
  8. 以币材与币形结合命名。"马蹄银"因其制作材料为银,又形如马蹄,故名。钱:周朝有一种铲形的耕具叫钱,它的形状和汉字"大"差不多,古人经常把它作为交换的媒介物,后来金属货币又仿它制
  9. 造,"钱"就成为货币的通称。

    泉:汉代统治者出于聚敛财富的愿望,将"钱"改称为"泉"。泉是由四面八方汇集在一起,再流向四面八方。直到现在,集币迷们仍以"泉友"相称。

    白水真人:王莽代汉称帝后,十分嫉恶刘氏,因为钱字有"金刀",而"刘"字正是由"卯、金、刀"组成(皆指繁体字),王莽便改称钱为"货泉"。"泉"字由"白、水"两字组成,故称"白水真人"。

    青蚨:这是虚构出来的一种虫,见于晋干宝的《搜神记》。据说其虫生子必依草叶,大如蚕子,取其子,母即飞来,无论远近。以母血涂钱八十一文,买东西,无论先用母钱或先用子钱,皆复飞归,轮转无已。这则传说寄托了钱久用不减的心愿。

    孔方兄:又称"孔方"、"家兄",古人把一百来个半成品铜钱穿在一根棍子上修锉外沿,圆棍穿钱,修锉时来回转动,方棍穿钱,就避免了这些麻烦,于是铜钱中间有了方孔。钱为何称"兄"?钱字由"金、戈、戈"组成,"戈""哥"音同,于是"称兄道弟"。

    没柰何:宋人洪迈《夷坚志.支志》记载,宋人张循王家中富有,怕人盗取,为此,他让人把每一千两白银熔成一个大球,称为"没奈何",意思是谁也奈何它不得。

    老官板:我国明朝时把坏钱叫做"板儿",称好钱为"老官板儿",简称老官板。此典出于官局铸钱每板为六十四个,板板一个模样,故有此别名。民间谚语中给予了新的含意,用"板板六十四"来形容拘泥呆板不善随机应变的人。除上述古钱别称外,尚还有很多代名词如紫绀,错刀和赤仄等。铜钱,则是民国时期对历代古钱的称呼,上海人侧读作铜细的,以来区分民国流通的铜元,直到今天,还被广泛地作为财富的象征,钞票的代用词,成为我国古钱称呼中家喻户晓至今尚在使用的钱币代用词。

    空首布币:布币是春秋时期除齐,楚以外普遍使用的货币。早期的布币形体较大而无文字,以后多铸有纪数、纪地、纪干支、纪币或币值的文字。

    春秋时期空首布币有:

    "吴"空首布:"吴",地名,即虞山,属晋,在今山西省虞乡。

    "智"空首布:"智",地名,即智城,晋邑,在今山西省解县。

    "高"空首布:"高",地名,即高都,春秋时晋地,在今山西省晋城县东北。

    "周"空首布:"周",地名,即平周,春秋时晋地,在今山西省介休。

    "留"空首布:"留",地名,即屯留,属晋,在今山西省屯留县。

    "示"空首布:"示",地名,即示邑,属晋,在今山西省祁县。

    "同"空首布:"同",地名,即"同是",亦即"铜鞮",晋邑,在今山西省沁县。

    "雨"空首布:"雨",地名,露的省写,亦即潞,晋邑,在今山西省潞城县。

    "吉"空首布:"吉",地名,晋邑,在今山西吉县。

    "文"空首布:"文",地名,属晋,在今山西文水县。

    "耒"空首布:"耒",地名,即耒邑,晋地,在今山西黎城县。

    "吕"空首布:"吕",即晋吕邑,在今山西省霍县西南。

    "侯"空首布:"侯",地名,即晋温邑,今河南武陟县。

    "南"空首布:"南",地名,魏地,今河南南阳。

    "于"空首布:"于",地名,在今河南沁阳西北。

    "武"空首布:"武",地名,赵邑,在河南省北。

    "甘"空首布:"甘",即甘丹,地名,亦即邯郸,赵邑,在河北省。

    "向"空首布:"向",地名,春秋时郑地。今河南洧川县西南。

    "是"空首布:"是",地名,即"同是"。见上释。

    "贞"空首布:"贞",即贞阝,地名待考。

    "戈"空首布:"戈",即武的省写。

    "木"空首布:"木",即木门,地名,属晋。

    "尚"空首布:"尚",地名,即邬,春秋晋邑,在今山西介休县。

    "西"空首布:"西",即西都,地名,本属晋,后属赵。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科商务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中科商务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科商务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总部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共和工业路107号华丰互联网创意园A座336 邮编:518101
电话:0755-88849616(总机) 传真:0755-27838114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20051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