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小看指甲钳的“技术含量”

网易     2018-07-19 15:09

国产指甲钳与国际顶级产品相比差了一大截,这不仅体现在工艺上,也体现在品种、设计上。指甲钳在我国一向被认为技术含量不高,在超市里被摆在最不显眼的角落,而在德国、日本、韩国的一些企业,哪怕指甲钳只是附属产品,他们也会用心设计制作,开发不同功能以适应不同人群。小小的指甲钳,真实反映了我们与国际先进制造水平的距离。

企业产品研发的动力来自于对市场开掘的信心,而如何定义自己的“产品市场”,则受到观念的制约。如果企业不能细化消费群体、不深入研究现代人的消费需求,就不可能有创新。要把小小的指甲钳当成“大事”来仔细经营,就需要企业拿出一点“工匠精神”。

所谓的“工匠精神”,就是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要把产品做得完全贴合顾客的需要。对于企业而言,潜心创新是工匠精神,认真负责、优质服务也是工匠精神。现在很多人认为中国的企业、手工业者没有“工匠精神”,但笔者认为事实并非如此。

比如,在央视的节目《我爱发明》中,就经常出现一些执著、细心却又不乏创新理念的“工匠”。但他们往往只能在家里“单打独斗”,在产品研发成功之前,很难得到企业的支持,这显然不利于“工匠”的成长。

现在全球市场开放,企业要想分得一杯羮,首先要做的就是完善自身品质,舍得在创新上投入。仍以指甲钳为例,据报道,目前国内也有少数生产指甲钳的企业,通过研究市场不断推出新产品,把一个小小的指甲钳做成适应低、中、高档消费群体不同需要的庞大商品品类,并且已经打出品牌,尝到了精耕细作的甜头。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现在我们提倡“供给侧改革”,对于制造业来说,这种改革就更加要求产品细化、精致,从而从“中国制造”向“中国质造”转型。

应该说,现如今中国已集中了全世界最大的加工生产能力,而要想提升制造业的附加值,就需要有国际化的视角,并以消费者的思维去审视一个行业,从产业链的角度去经营一个行业,不只是生产产品,更要谋划产品设计。

每一家企业应从国产指甲钳“差一大截”这样的“小事”上反思,培养自己的“工匠”并给他们发挥所长的舞台,或许指甲钳之类的小商品技术升级的空间并不大,但细化了使用人群,完善了功能,同样是在提升商品的“技术含量”,这也正是中国的小商品制造业需要的“工匠精神”。张东阳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科商务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中科商务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科商务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总部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共和工业路107号华丰互联网创意园A座336 邮编:518101
电话:0755-88849616(总机) 传真:0755-27838114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20051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