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资讯 2018-06-29 11:22
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体现在中国历代瓷器上的纹饰图案的文化内含是丰富多样的。归纳起来大致有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宗教文化、飞禽走兽、花卉翎毛,以及风俗习惯等。释其文化寓言,既有趋吉避凶的吉祥,又有美好的憧憬。中国历代对吉祥图的想往都有典籍可鉴。表现在中国历代瓷器的吉祥纹饰,反映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和向往,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给大家整理的就是瓷器中的植物纹饰,欢迎大家指点,整理不易,喜欢请收藏转发。
莲花纹,也称为“荷花纹”,是一种典型的传统陶瓷器装饰纹样,也是典型的宗教纹样之一。
南北朝至唐代,作为主题纹饰,当时盛行佛教,莲花被视为佛门的“圣花”。
宋代莲花纹开始变为辅助纹饰。期间佛教逐渐世俗化,文人墨客开始最求莲花的高洁、典雅、美好的特有品质。
元至清代,莲花纹的变化较多,有缠枝莲、把莲等,并常与动物纹组合在一起,如:莲池水禽、莲池游鱼等。
以莲花花瓣为主题装饰纹样而得名。
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是用立体莲瓣作壶盖上的装饰。
宋代以后,莲花图案占主流,莲瓣纹退居角落。
元明清瓷器上所绘莲瓣纹或变变形莲瓣纹,就是以辅助纹饰出现在器物上。
通常是指将某些自然界花卉(主要是莲花)的花头进行艺术处理,使之图案化、程式化、变成一种装饰化的花朵纹样。它的灵感来自于金属珠宝镶嵌的工艺美及多种花的自然美。
牡丹纹,主要指以牡丹花为主题的纹饰。其种类繁多,以色彩绚丽、芳姿艳丽、天然娇美被冠以“花中之王”,更享有“国色天香”的盛誉。
唐代人们开始崇尚牡丹,视牡丹为富贵花。
宋代既有细密繁缛之风,又有粗率简约之气,可见牡丹纹饰欣欣向荣的景象。
元明清三代牡丹纹久盛不衰。
菊花是“长寿”之花,据传朱儒子常饮用甘菊花和梧桐子泡的茶,后成了神仙。古人认为菊花能轻身益气,令人长寿。还被看作花群之中的“隐君子”。菊花是多子多福的象征,自古以来颇受人们的喜爱。
菊花纹饰出现在宋、元瓷器装饰中,其花形近似于团形。如宋耀州窑印刻菊花纹小碗,碗内模印缠枝团菊花,这是典型的耀州窑风格。
明初官窑的菊花纹相对比较单调,清代菊花纹在绘画和构图质量上都有显著的提高。
因其花朵形状与绣球相似而得名。
绣球花纹常由大小不等的花头或龙凤等作为主体形象,呈圆形或椭圆形的结构,在器物的装饰带重疏密而均匀的排列开来。
可分为十团、八团、十二团、十六团、二十四团等。两个团花相连称为“双球花”,多个小团花遍布组成,即为“遍地绣球”,又称为“皮球花”或“金钱蟒”。
清代景德镇窑比较常见。
也称为“满花纹”,“万花纹”,“万花堆”。
百花纹指以各种花卉为题材,绘满整个器身而组成的图案。
构图主要以“牡丹”为主,另外,还绘有菊花、茶花、荷花、月季花、百合花、牵牛花等花卉。由于百花太过繁密,而不易见到纹饰底色,因此有“百花不露底”的俗称,绘画及其工整。
最早见于清乾隆景德镇粉彩瓷器上。
冰梅纹始创于清代康熙时期,图案地纹主要是以仿宋官窑的冰裂片纹,然后在地纹上描画朵梅花或枝梅,犹如冬天的雪花与冰雪相映,所以称为“冰裂纹”。
因其以芭蕉叶为题材而组成带状纹饰,故名。
蕉叶纹最初流行于商末青铜器上,严格上说早期蕉叶纹实际上是一种兽体的变形纹。
作为瓷器上的纹饰始见于宋代,定窑、龙泉窑和景德镇窑,多作为瓷器的辅助装饰纹样,划花是主要的表现手法。
元明清时期更为盛行,主要装饰手法为彩绘。
以各种植物果实为主题。历代装饰手法有模印、贴塑、雕刻、彩绘等。
瓜果纹始见于唐代,唐宋两代陶瓷器上以葡萄纹和石榴纹较为多见,有缠枝葡萄、婴戏葡萄、婴戏石榴等图案,寓意多子多孙。江西水吉宋墓出土的耀州窑青釉盘,盘内刻划石榴树上三童嬉戏的花纹。元代青花瓷器上常以瓜果纹组成秋实画面,如青花大盘上多绘葡萄、西瓜、芭蕉与花草组成的秋实图案。明清两代陶瓷器上,瓜果纹样增多,表现方式有图案性与写实性两类,以青花、釉里红、彩绘及雕刻等多种手法及色彩表现石榴纹、荔枝纹、葡萄纹、枇杷纹、桃纹、西瓜纹、苹果纹、樱桃纹等,并在吉祥观念影响下,形成丰富多彩的吉祥纹饰。
指以各种植物果实为主题的纹饰。
最常见的三果纹是以佛手、桃、石榴组成的纹式,三者结合,寓意多福、多寿、多子。
特别指出雍正时的瓷器多以荔枝取代佛手,究其原因可能与雍正帝的个人喜好有关。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科商务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中科商务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科商务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总部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共和工业路107号华丰互联网创意园A座336 邮编:518101
电话:0755-88849616(总机) 传真:0755-27838114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20051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