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豫之门海选鉴宝方式

名称:华豫之门海选鉴宝方式

供应商:华豫之门报名鉴宝处

价格:面议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CBD商务内环商务东三街天下收藏南区南门

手机:13803835850

联系人:李老师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184431758

更新时间:2021-03-23

发布者IP:223.88.58.87

详细说明

  《华豫之门》官方开展的一切关于海选鉴宝、知识讲座、藏品送拍等活动,请务必以《华豫之门》电视节目中提到的预告活动内容和《华豫之门》官方微信公众号(本公众号)推送的预告内容为准。

  《华豫之门》藏品鉴定、出手、上节目请详询栏目组李总监

  您如果有藏品需要鉴定出手,可以打电话报名参加海选,鉴定和上节目。

  《华豫之门》大讲堂

  此杯青花绘图较为精工,青花发柔和,且有深浅变化,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一般来说,清代康熙年间的青花瓷绘画采用“分水技法”,也称“混水法”,即按照浓淡渲染填。经过分水法绘出的青花画面,颜呈现深浅不同的层次,有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神韵,所以人们称康熙青花“料分五”。而这件青花山水人物纹杯正有这种风格特点,应为清代康熙时期产品。玉溪窑是明代景德镇窑以外生产青花瓷的重要窑场,其青花瓷属云南青釉青花瓷体系。元末明初,在中原陶瓷文化欣欣向荣的时候,地处边疆的云南也深受景德镇制瓷工艺的影响,烧制出技艺的青花瓷器,并拥有两个具代表性的玉溪窑、建水窑;至清代,玉溪窑停烧,建水窑则改烧紫砂陶器,后被誉为建水陶。玉溪窑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正式发掘的云南青花瓷窑,其青花瓷器造型古朴敦厚,纹饰题材广泛,有着鲜明的民间特,散发的艺术魅力。它与元末明初景德镇窑青花瓷器风格相似,在中国陶瓷史和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

  明代吴元泰《东游记》中的“八仙东游过海”一章,描述了汉钟离、张果老、铁拐李、韩湘子、曹国舅、吕洞宾、蓝采和、何仙姑八位神仙在返回王母娘娘蟠桃会的途中,遇东海巨浪滔天,各显神通渡海的故事。中国古代艺术中的“八仙”题材分为两类:一类为“八仙过海”,描绘八仙齐渡东海的场景;另一类为“八仙庆寿”,表现为八仙迎接寿星的场景。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藏的康熙青花釉里红八仙大碗外壁绘“八仙过海”,碗内绘仙与寿星,是将两个“八仙”题材合二为一之作,表示贺寿之意。在这美好的春日,将这件具有吉祥寓意且描绘生动的八仙大碗介绍给观众朋友们一同欣赏。 

  明嘉万青花瓷器型多样,形制多为撇口或小直口,长颈,硬折肩,腹细长渐收。纹饰有云龙、缠枝花卉、人物纹等多种。此瓶器型小巧玲珑,釉面润泽,青花泽蓝中泛紫,为典型嘉万风格的民窑作品。帽筒又名为“官帽筒”,为清代官员放置官帽所用,始烧于嘉庆时期,道光、同治时期已然成为官宦之家的必备之物。由于帽筒器型直上直下,有着“一统天下”之意蕴。同时契合了古人“冠不落地,鞋不上桌”的说法,是古代官员身份和的一种,深受达官显宦的喜爱。这一时期的帽筒多成双成对出现,并有海棠形镂空,以用来保持帽筒内外空气的流通,具有熏香除汗之功用。本文撷取了新乡市博物馆藏瓷帽筒加以梳理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