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2-25 12:34
“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凝聚精神力量。”这是考察调研河南一周年之际,《华豫之门》重磅推出“沿黄九省赛宝大会”特别节目。
9、器物造型发生了一些变化,属于盘、碗类器物增多。属于瓶、尊等大型立体器物比较少了。此时出现了葵花口、四方口、六方口、八方口等形式。10、由道光时开始出现了作为陪嫁用的五件一套的器物、(即一件瓶、两件将军罐、两件花觚)俗称“五大件”。11、嘉庆、道光款识形式;①官窑年款是“大清××年制”六字篆书图章款,也有“××年制”四字图章款,楷书年款较少。②民窑器物,多数无款,书写年款的只是极少数。其形式为“大清××年制”六字篆书图章款,或“××年制”四字楷书款。③慎德堂为道光窑,以三字直款为佳。皆为抹红楷款,亦有金款。民窑还盛行家藏款,有“退思堂”,“行有恒堂”,多数为青花、红彩楷书款。④嘉、道时期还盛行仿制成化时期的年款。在一些器物底部刻划“成化年制”的“豆于款”(即刻划年款后,用酱釉施在款上,形如豆干状),在哥瓷铁花器物上,多是这种“豆干”款识。华豫之门鉴宝及免费鉴宝
《华豫之门》强大的专家阵容 免费鉴宝
细致的专业讲解
为您的藏品把脉问诊!
16年来,初心不改
《华豫之门》全心全意服务广大藏友!
、观音菩萨坐像。明代(1368-1644),通高27厘米。头戴宝冠,面丰寂静,胸佩璎珞,腰系裙带,半迦趺坐于犼背,下连莲座,为传世品。
观音菩萨坐像。明代(1368-1644),通高22.5厘米。头戴宝冠,冠正中有化佛一尊,眼微闭,面带微笑,胸配璎珞,着通肩袈裟,左手施无畏印,右手施与愿印,结迦趺座,形体头大身小,为明代晚期造像特征。
菩萨坐像。明代(1368-1644),通高25厘米。菩萨(梵语:Ksitigarbha),因其"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所以得名。是中一位愿力深厚的菩萨。佛典载,菩萨在过中,曾经几度救出自己在地狱受苦的,并在久远劫以来就不断发愿要一切罪苦众生尤其是地狱众生,所以这位菩萨同时以"大孝"和"大愿"的德业被广为弘传,也因此被普遍尊称为"大愿王菩萨",并且成为了汉传的四大菩萨之一。
但青花热水瓶把现场的专家和观众都逗乐了。为什么呢?因为年代的特点在那,这个年代是没有这个东西的。鉴赏:尊撇口,圆腹,高圈足外撇。整个器型作菊瓣式。器型规整端庄,器外以斗彩绘竖向勾莲花纹,构图新颖别致,色彩淡雅,底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雍正斗彩系仿明成化斗彩工艺制作,在纹饰布局、色彩配合及填彩工艺方面都进了一步。其突出,一是成功地模仿了成化斗彩鸡缸杯、天字罐等器物,有的已达乱真的程度;二是雍正时期盛行粉彩,突破了以往单纯的釉下青花与釉上粉彩的工艺,将釉下青花与釉上粉彩相结合,使斗彩更加清新雅致。以花鸟人物为装饰题材的雍正斗彩,釉下青花勾线,釉上填绘各种色彩,均填彩准确,不出边线,且追求色彩的变化,在一朵花内填以紫红黄绿青等多种色彩,反映了雍正斗彩制作工艺已经相当成熟。
华豫之门公交、地铁乘坐线路
1、郑州:乘坐1号线到紫荆山站换乘2号线到柳林A口站下车,再换乘275路公交车到马林路马头岗路下车;或乘坐9路公交车到花园路沙门村下车,换乘275路公交车到马林路马头岗路下车。
2、郑州东站(高铁):乘坐262路公交车到鸿宝路贾鲁河东下车,换乘275路公交车到马林路景泰路下车;或乘坐1号线到紫荆山站换乘2号线到柳林A口站下车,再换乘275路公交车到马林路马头岗路下车。
3、新郑:郊线到南四环站换乘2号线到柳林A口下车,再换乘275路公交车到马林路马头岗路下车。
4、郑州客运总站(长途汽车):乘坐5号线外环到南五里堡站换乘2号线到柳林A口站下车,再换乘275路公交车到马林路马头岗路下车。
华豫之门鉴宝及免费鉴宝
(3)胎釉、造型及工艺。胎质粗,见气孔,色灰白。釉发青,。碗不撇口,墩式。圈足根为两面斜削、平切。多砂底,少釉底,见痕现象。盘有圆口、花口瓜棱腹两种。大罐有胎接痕,常因烧结不好而掉底。露胎处见窑红,盘、碗常见芝麻酱釉,俗称檀香口。
正统、景泰、天顺(1436—146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