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2-23 18:30
《华豫之门》自2004年1月4日在开播以来,依托河南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以新颖的节目形式、丰富的文化内涵、鲜明的个性特征,深受观众的喜爱。多年来,《华豫之门》始终坚持创新发展的思路,不断对节目内容和形式进行,使其更好的贴近百姓生活。随着国内收藏市场的不断升温,《华豫之门》审时度势,于2006年5月推出《华豫之门》收藏版,为收藏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交流藏品、展示藏品的平台,为普通百姓提供一个感受古代文明的窗口。专家微信
《瓷器鉴定与欣赏》:朱裕平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12月版。该书图文并茂,文笔流畅,内容涉及东汉至清代的瓷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古陶瓷鉴定基础》:陈德富著,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11月版。该书是作者在大学讲课时用的讲稿,条理清楚,内容规范,综合各家之长,特别适合初学者入门学习之用。《青花瓷器鉴定》:张浦生著,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10月版。张先生从事文物鉴定教学工作多年,研究古陶瓷颇多建树。该书是张先生积历年研究所得,内容极为丰富,资料十分翔实,代表目前研究青花瓷器的新水平。学习青花瓷器鉴定,不可不读此书。河南卫视华豫之门报名电话是多少及专家微信
综合起来,现代仿制粉彩瓷器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造型整体比例不平衡,虽然高度和口径差距会不大,但是器物腹部的不是扩大就是收紧
二:有的胎体过于轻薄,有的又过于厚重
三:作旧痕迹明显,比如有一些没有做旧但是又很光亮,还有一些是为了体现旧,特地涂一些灰褐色的东西来显示旧感。
四:在器物口部和底部的绿松石釉,有一些很浅,有一些则很浓艳。
《华豫之门》“打开大门办电视,大众藏友广泛参与”,这种节目内外良性互动把小众收藏节目办成了大众文化活动,通过“引导收藏传承文化 服务藏友 品味”扩大了节目影响力,在《华豫之门》节目中,民间持宝人与专家,与藏家,与市场对接,形成了一个良好互动的平台,而不是单一的信息传递,体现了服务意识,坚持职责和服务的功能定位,就形成《华豫之门》特有的核心价值,这也成为节目赢得社会各界关注和认同的重要因素。几年来,栏目坚持为群众举行大众鉴宝活动,累计参与人数已达数万人次。这些热心观众不仅带来了丰富多样的藏品,更成为节目的热心参与者和忠实观众群。《华豫之门》特别强调“理性收藏”、“知识就是财富”,收藏是“投资而不是投机”。节目在传递市场概念的同时提醒藏友警惕“捡漏儿”和“一夜暴富”的心理,倡导用健康的心态收藏。无论节目设计,还是延伸活动,《华豫之门》都把服务观众作为栏目的准则。
视频中,蔡国声历数了几件令他的鉴宝事件:
1、一件一米多高的青石雕像,当地一位专家说是明代的东西,价值不菲,实际上却是当代的青州石雕。
2、一件底部印着“大观款”的花口瓶,据蔡国声说这在江浙沪都被当成文化礼品送,只需几百块一件就能买到,而在节目现场却被鉴定为“南宋官窑”。
其实除了视频里提及的《齐鲁寻宝》节目,近几年市场上的鉴宝类节目还有很多,比如《鉴宝》、《华豫之门》、《天下收藏》等等。
《华豫之门》作为文化类节目,不断创新理念,创新思路,创新举措,一路,一路收获,在文化类节目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