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登上神坛后,冬虫夏草的经历便和很多我们熟知的“人造奢侈品”类似了,它不仅是可以吃的滋补品,更成了一种身份的象征。到2010年左右,受生态破坏和地震等自然灾害影响,不少冬虫夏草产区减产,供应量降低使冬虫夏草行情再次上涨。此时的冬虫夏草价格已经达到21万元/公斤,也就是210元人民币/克。而当年的金价约为280元人民币/克,冬虫夏草价格几乎已经和金价持平。只用了短短30多年,被炒作的冬虫夏草,已与黄金一样贵重。要知道1974年一块1公斤的金砖可以买到半吨重的虫草,而到了2010年,同样的一块金砖可能连等重的虫草都买不起了。
各地虫草价格差异分析:冬虫夏草产地有青海、西藏、云南、四川、贵州、甘肃以及河北、安徽。但同样是冬虫夏草,产地不同回收价格差异是很大的。以最高海拔的西藏那曲虫草来说,其产地批发价每斤在十万块以上,在一些知名药店零售价每斤可卖到二三十万以上,售价是产地的好几倍,其他低海拔产地的产地批发价在几千到六七万不等。一般来说,冬虫夏草生长海拔越高品质药效就越好。西藏那曲、青海玉树出产的冬虫夏草品质最高。特别是那曲虫草,更是享誉海内外,价格也最高,有些不法商家常以其他低品质虫草冒充那曲虫草。此外,回收冬虫夏草市面上还有一种俗称为“尼泊尔冬虫夏草”和“亚香棒虫草”,是一种在外形与质感上与真的“冬虫夏草”十分相似的菌类,这种菌类因为形状十分接近真“冬虫夏草”,因此需要注意“细节”部位,如果四对脚突起不明显,黄色的眼睛又大又亮,很有可能就是假的,而这种“冬虫夏草”中各个标准均超标,比如砷含量。
济源哪里回收虫草,长期吃虫草,可能砷中毒!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机构也一直密切注意着虫草热潮,主要是出于安全性的考虑。2001年,卫生部本着环保目的,明令限制冬虫夏草这类国家二级保护物种作为保健食品原料。200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组织专家讨论后也表示,冬虫夏草作为食品长期服用的安全数据尚不明确,暂不建议作为食品原料使用。2010年,国家质检总局加入进来,正式发布了《关于冬虫夏草不得作为普通食品原料的通知》。由于服用虫草存在砷中毒的巨大风险,2016年,国家食药监总局将冬虫夏草从保健品中除名。
毕井泉局长解释的很清楚,冬虫夏草属中药材,并不是药食两用,因此不能用于保健品。其实,近年来冬虫夏草保健食品市场也爆发了不少乱象,不法商家借机用其他菌种假冒冬虫夏草,谋取暴利;一些推销员更是夸大其词,称保健品具有“抗癌防癌的功效”。有业内人士分析,除了毕井泉回应的理由外,冬虫夏草市场的乱象最终促使有关部门痛下决心。冬虫夏草市场到底有什么样的乱象?
虫草由菌核和子座两部分构成,冬虫草的子座是麦角科冬虫夏草菌,属于一种真菌植物,菌核部份是蝙蝠蛾的幼虫,虫草的来源需要多个条件凑在一起,才能成为治病延年的冬虫夏草,当成年后的蝙蝠蛾把卵产在土壤里,一段时间后,卵转变成为幼虫。此时,如果幼虫呆的地方刚好有成熟的冬虫夏草菌、撒下的种子,而温度和湿度刚好适合此菌的生长,蝙蝠蛾幼虫此时的身体状况不太好,抵抗力较差,便会感染上此种病菌(就如人得了某种癌症一般),真菌在虫子体内慢慢发展,菌丝布满虫子全身,吸收其养分,致使幼虫全身充满菌丝、僵硬而死;夏天,菌丝自虫子头部开始发芽,即生出子座,露出地面,子座只有独立的一根(有分枝的极为少见,不到2%),细长如捧球棍,全长4-11厘米头部稍稍膨大,有点像一个窄窄的椭圆形,表面呈深棕色,打断后为白色,子座的基部留在土中与虫子头部相连。菌核部分是幼虫本身,呈深黄色,形状如僵死的蚕。体长一般为3-5厘米,有20-30个环节,足有八对,分别为颈部三对和尾部一对,较小;腹部4对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