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随着生活水的不断提高,使得人们对于自身的健康越来越重视,于是就想方设法地去讨寻一些滋补品,而在市场上各种名贵的滋补品五花八门,其中冬虫夏草是比较受欢迎的一种,那么冬虫夏草到底是植物还是动物呢?看完你就明白了!其实它是冬虫夏草菌和蝙幅蛾科幼虫的复合体,换一种说法就是一种真菌感染后死亡的虫菌复合体,跟植物动物没有半毛钱关系,夏天的时候一种叫做蝙幅蛾科类的昆虫会在土里进行产卵,而这些刚孵化的蝙幅蛾幼虫在土层移动时,很容易感染一种虫草真菌子囊孢子,当遭遇这些孢子侵袭后,菌丝就会在体内进行生长,后幼虫就会头朝上尾朝下死去,而这个时候虫体就变成了一个充满菌丝的躯壳埋藏在土层里,这就是冬虫,等到第2年夏天菌丝又开始生长,这就是夏草,所以所谓的冬虫夏草,其实就是幼虫的躯壳和长出来的小草的结合。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统购统售的机制不再发挥作用,收购数量不能反映实际产量,但总体趋势的走向已十分明确,目前虽然有关部门已将冬虫夏草列为国家二级保护物种,但对冬虫夏草的采挖并没有得到规范,其使用没有得到合理利用。
信阳回收虫草,采访过程中,李增智一直强调,冬虫夏草也好还是其他虫草也好,要科学使用,安全使用。““尤其是作为保健品和食品,跟中药使用还是不一样的,不管营养多好,甚至有多少疗效,我们的安全性还是第一位的。” 很显然,冬虫夏草乱象已经到了不得不整治的地步,那么,食药监总局的叫停令能否杜绝虫草市场的乱象,对于一个沉疴宿疾的保健品市场又能否做到令行禁止?我们拭目以待。
首先,冬虫夏草的生长环境特殊,一般生长于海拔3000~4000米的高寒地带,采集很费力;其次是结合不易,需要特定的真菌与特定的寄主结合,几率很小;第三,即使结合了,一支冬虫夏草也要生长4~6年;第四,长成的冬虫夏草必须在子座出土50天以内(孢子未散落)时采集,才有药用价值。以上几点使得冬虫夏草货源紧缺,所以决定了冬虫夏草价格昂贵。专家提醒,加热至60℃就会影响冬虫夏草的疗效,因此建议常温生服效果最佳,可将灭菌后的虫草在低温下磨成粉末后食用。还需要注意的是,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减量服用冬虫夏草;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感冒发烧、脑出血的人群不宜服用;有实火或邪胜者不宜用。服用期间忌食萝卜。
冬虫夏草这种滋补品,即是植物,又是动物,一种非常独特的动植物结合体。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夏草冬虫,出四川江油县化林坪,夏为草,冬为虫,长三寸许。下跌六足,屉以上绝类蚕,羌俗采为上药。”这种东西是如何冬为虫、夏化为草的呢?今天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冬虫夏草实际上是蝙幅蛾的幼虫,受真菌感染演化而成,一般生长在海拔高于38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蝙幅蛾产卵后,卵化为幼虫,幼虫会钻到地里吸收植物的营养,逐渐长大,长大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幼虫会被真菌(麦角菌科)的孢子寄生到身体里,这时候真菌会在幼虫体内逐渐生长,后幼虫体内会被真菌的菌丝代替,而只剩下虫壳,埋在土壤里,这就是“冬虫”,第二年春末夏初,虫壳会生长出一株紫色的小草,形似韭菜,长2~5cm,顶端有囊壳,这就是“夏草”。由于其生长条件严苛,获得也非常不易,因此冬虫夏草是一种很名贵的中药材,目前尤以青藏高原地区的虫草为昂贵,天然的虫草可以卖到一克百十元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