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被人们疯狂追逐的冬虫夏草,实际上是体内有一种寄生真菌的“虫草蝙蝠蛾”幼虫。这种幼虫冬季潜伏在土中,到春夏之交,被真菌感染而从虫体顶部长出子实体露出地面,发育成草状,成为“冬虫夏草”。在中医专家眼里,虫草其实很普通。“它是中药,它的药效只适用于肺虚、肾虚或肺肾两虚引起的各种病症。现在虫草高昂的市场价格已远远超过它的药用价值。”青海省中医药研究所所长、主任药师说。他呼吁消费者理性对待。
曾经被曝光的天狮牌虫草菌丝体胶囊,商家宣称它们的产品曾连续几年荣获“中国保健品公信力产品”称号,并且承诺,保证正品,甚至说“假一赔命”,而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姚一建经过检测,告诉媒体真相: “根据我们实验室检验的结果,它叫做弯颈霉,与冬虫夏草是不同的物种,没联系。”
商丘虫草回收,冬虫夏草从何而来?冬虫夏草是一种叫冬虫夏草菌(麦角菌科真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当蝙蝠蛾科昆虫的幼虫蛰居土中时,幼虫一旦在泥土中与冬虫夏草菌相遇,冬虫夏草菌就会黏附至幼虫的表皮,或者被幼虫吃进体内。随后,冬虫夏草菌就以幼虫的内脏为养料,滋生出无数新菌丝。一般,在蝙蝠蛾幼虫4龄以后,幼虫体内的五脏六腑就被菌丝消耗殆尽,幼虫死亡,只留下一个被菌丝填满的躯壳。冬虫夏草菌没有了食物来源,便安然进入菌核期(僵虫)。在秋冬时节,僵虫的头部会长出“子座”芽。待到来年5~6月,冰雪融化时,子座芽继续生长,冒出地面,直至子座成熟。冬虫夏草菌的子囊孢子便又随风飘散,再去寻找新的寄主,所以说冬虫夏草属于菌类中药,与灵芝、茯苓、猴头菇等同属一类。
一种名叫“虫草花”的食材突然出现在市场上,很多餐厅饭店都喜欢使用这种食材当做煲汤或是拌凉菜的材料,那么虫草花到底是什么呢?冬虫夏草开了花就不值钱了吗?其实冬虫夏草名为虫草只是因为形象的叫法,冬虫夏草是一种真菌寄生在虫体身上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物质,相应的其他种类的虫草也很多,甚至有上百种,但其实只是统一叫做虫草,本身都是不一样的。比如蝉花虫草,亚香棒虫草,凉山虫草,新疆虫草等等,都叫做虫草,其实并不是指真正的冬虫夏草。而虫草花也是如此,虫草花并不是指冬虫夏草上面开的花,而是一种真菌形成的“蘑菇”。虫草花其实叫做蛹虫草,也叫作北虫草,是真菌感染昆虫幼虫产生的,所以虫草花其实与冬虫夏草并没有什么关。
然而,这已经阻止不了各类保健滋补品的价格飞涨。仅仅过了3年,冬虫夏草价格就从90年的1000元/公斤,翻倍为2000元/公斤。1995年,国家放开了对私人经营冬虫夏草的限制,从此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开始推动冬虫夏草价格逐年稳步上涨。2003年的「非典」爆发,冬虫夏草价格迎来了第一次质的飞跃。这场覆盖全民的恐慌,让民众对身体健康产生了不切实际的想法,一切宣传能够“增强免疫力”的保健品都成了救命稻草。非典过后,冬虫夏草借着这一波恐慌和“物以稀为贵”的名由,从几千元/公斤涨到1.6万元/公斤,正式迈入“奢侈品”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