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冬虫夏草真的能滋补养生?与很多人的想象不同,在中国几千年的食补药材发展史上,并没有冬虫夏草的一席之地,甚至连中国传统草药名著《本草纲目》都没有记载过冬虫夏草。直到200多年前的1757年,清代民间医生吴仪洛在其点评《本草纲目》的个人著作《本草从新》中,将冬虫夏草增补进去,这才开启了冬虫夏草登堂入室的大门。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冬虫夏草价格走高,学界对于冬虫夏草的研究也逐步加深。然而这么多年来,几乎所有研究都无法证明,冬虫夏草里含有任何特殊的、对人体有益的成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统购统售的机制不再发挥作用,收购数量不能反映实际产量,但总体趋势的走向已十分明确,目前虽然有关部门已将冬虫夏草列为国家二级保护物种,但对冬虫夏草的采挖并没有得到规范,其使用没有得到合理利用。
济源虫草回收商家,那么真正的冬虫夏草是什么样子呢?1虫体部分:冬虫夏草幼虫尸体似蚕,长3~6公分,直径0.3~0.8公分,表面深黄色或黄棕色,粗糙,背部有环纹20~30个,近头部环纹较细;头部红棕色,腹面有足八对,位于虫体中部四对明显突出。背部有腹节10节,每节以“一宽三窄”作为冬虫夏草与其他虫草区别的鉴别要点,即1个腹节由1条宽的环节加3条窄的环节组成;虫体质脆,易折断,断面内心充实白色,微发黄,周边显深黄色。2子座部分:子座自虫体头部生出。长圆柱形,弯曲,下部略粗,上部稍膨大,长4~7公分,直径0.3公分。表面深棕色至棕褐色,有细皱纹。折断面粉白色,有草菇气味,味微酸。冬虫夏草的品质以虫体色泽黄亮丰满、肥大,断面黄白色,充实无空心;同时子座短小完整者为优。
冬虫夏草别名虫草,是名贵的中草药,由于其价格昂贵,市场上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现象很多,人们对冬虫夏草的认识往往也存在一定的误区。在这里,冬虫夏草回收商家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冬虫夏草的相关知识以及如何鉴别。虫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虫草是一大类,指由真菌加寄主形成的复合体,凡是此种条件下生长出来的统称为“虫草”。全球已知的由真菌寄生于昆虫并且长出子座的虫草共有497种。常见的有,亚香棒虫草(麦角菌科真菌亚香棒虫草菌+鳞翅目昆虫幼虫)、蛹虫草(麦角菌科真菌蛹虫草菌+夜蛾科昆虫幼虫)、凉山虫草(麦角菌科真菌凉山虫草菌+鳞翅目昆虫幼虫)、新疆虫草(麦角菌科真菌新疆虫草菌+鳞翅目昆虫幼虫)、香棒虫草(麦角菌科真菌香棒虫草菌+鞘翅目昆虫金龟子幼虫)等,而我们所说的冬虫夏草虽然别名为“虫草”,但它只是虫草这一大类中的一种。因此,狭义的虫草是指,由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以蝙蝠蛾科昆虫为寄主形成的一类虫草。
冬虫夏草连保健品圈子也混不下去了。一边是极力热炒的价格和市场,一边是科研及官方谨慎甚至否定的态度,30多年来被一步步捧上神坛的“人造滋补圣品”冬虫夏草,现在成了游走在食品、药品和保健品边缘地带的“黑户”,出身非常普通,贵得没有道理;效果若有若无,吃多了反而有害。所以,购买之前,请一定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