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带队考察的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员在1982年就开始在青藏高原开展冬虫夏草研究。杨大荣说:“这次在调查的18个主要县中,每个县上山采虫草的人员累计约50万人次。采挖者见到就采,哪怕是虫体腐烂,仅剩下子实体,冬虫夏草传宗接代都很难。”经研究比较,25年前,虫草生长密集区每平方米高达20至46条;而目前大部分以前的密集分布区虫草种群已经灭绝,分布最密集区每平方米仅存1至5条。
保存的方法是将冬虫夏草放入密封袋后挤出袋中空气,使之能够达到真空的状态,然后放入冰箱的冷藏室,这样才可能达到长久保存的目的,即使放入冰箱的冷藏室也不要超过两年,因为随时时间的流失,冬虫夏草的营养成分也会损失,并且也是具有一定的保质期的。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是暂时的,我们回收冬虫夏草商家还是建议消费者在保质期内食用,这样才能够起到应有的效果,注意保存的方法,切不可长期保存,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焦作虫草回收,冬虫夏草连保健品圈子也混不下去了。一边是极力热炒的价格和市场,一边是科研及官方谨慎甚至否定的态度,30多年来被一步步捧上神坛的“人造滋补圣品”冬虫夏草,现在成了游走在食品、药品和保健品边缘地带的“黑户”,出身非常普通,贵得没有道理;效果若有若无,吃多了反而有害。所以,购买之前,请一定三思。
怎样辨别冬虫夏草?简易鉴别正宗冬虫夏草的方法如下:1看规格:冬虫夏草的虫体长3~5cm,直径3~8mm,形如三眠老蚕。当然,在这一范围内,越长越粗的冬虫夏草质量越好。2看颜色:正品虫体呈深黄到浅黄棕色,“草”的部分呈枯枝颜色,色泽较深,虫草“眼睛”呈棕黄色或棕红色。3看足数:正品的冬虫夏草腹面有足8对,位于虫体中部的4对非常明显。子座自虫体头部生出,上部稍膨大。长可达4-7厘米,径约0.3厘米。4看外形:正品腹面足8对,虫体中部的4对非常明显。5看断面:正品的冬虫夏草掰开后有明显的纹路,虫草中间有一个类似“V”形的黑芯,有些也可能是一个黑点。这黑芯其实就是虫的消化线。闻气味,少有腥臊味和草菇的香气,为正品所特有。
从产区来讲,西藏那曲虫草为最上乘,尤其是色度和大小;较差的是四川虫草,个头较小,颜色较黑,子座较长,西藏由于气候条件差异,西藏虫草采挖期比其他省区再推迟半月或一月左右,那曲地区五月份虫草就已经开始生长,六月份的虫草质量最好,虫草因其产地海拔高度不同,品质差异较大,西藏那曲是海拔最高的虫草产区,产区海拔高度约4500-6000米;其次是青海,产区海拔高度约3000-4000米;再次是四川和其它地区,虫草的品质就较差了,色泽也各异,以虫草眼睛的颜色非常明显,西藏那曲所产虫草眼睛颜色为棕色,青海玉树和果洛所产虫草眼睛颜色为黄色,川草和其它地区所产的草多为红色,客户在购买虫草时通过色泽的差别很容易就能辨别其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