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冬虫夏草这种滋补品,即是植物,又是动物,一种非常独特的动植物结合体。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夏草冬虫,出四川江油县化林坪,夏为草,冬为虫,长三寸许。下跌六足,屉以上绝类蚕,羌俗采为上药。”这种东西是如何冬为虫、夏化为草的呢?今天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冬虫夏草实际上是蝙幅蛾的幼虫,受真菌感染演化而成,一般生长在海拔高于38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蝙幅蛾产卵后,卵化为幼虫,幼虫会钻到地里吸收植物的营养,逐渐长大,长大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幼虫会被真菌(麦角菌科)的孢子寄生到身体里,这时候真菌会在幼虫体内逐渐生长,后幼虫体内会被真菌的菌丝代替,而只剩下虫壳,埋在土壤里,这就是“冬虫”,第二年春末夏初,虫壳会生长出一株紫色的小草,形似韭菜,长2~5cm,顶端有囊壳,这就是“夏草”。由于其生长条件严苛,获得也非常不易,因此冬虫夏草是一种很名贵的中药材,目前尤以青藏高原地区的虫草为昂贵,天然的虫草可以卖到一克百十元的价格。
一种名叫“虫草花”的食材突然出现在市场上,很多餐厅饭店都喜欢使用这种食材当做煲汤或是拌凉菜的材料,那么虫草花到底是什么呢?冬虫夏草开了花就不值钱了吗?其实冬虫夏草名为虫草只是因为形象的叫法,冬虫夏草是一种真菌寄生在虫体身上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物质,相应的其他种类的虫草也很多,甚至有上百种,但其实只是统一叫做虫草,本身都是不一样的。比如蝉花虫草,亚香棒虫草,凉山虫草,新疆虫草等等,都叫做虫草,其实并不是指真正的冬虫夏草。而虫草花也是如此,虫草花并不是指冬虫夏草上面开的花,而是一种真菌形成的“蘑菇”。虫草花其实叫做蛹虫草,也叫作北虫草,是真菌感染昆虫幼虫产生的,所以虫草花其实与冬虫夏草并没有什么关。
塘桥长期回收冬虫夏草,毕井泉局长解释的很清楚,冬虫夏草属中药材,并不是药食两用,因此不能用于保健品。其实,近年来冬虫夏草保健食品市场也爆发了不少乱象,不法商家借机用其他菌种假冒冬虫夏草,谋取暴利;一些推销员更是夸大其词,称保健品具有“抗癌防癌的功效”。有业内人士分析,除了毕井泉回应的理由外,冬虫夏草市场的乱象最终促使有关部门痛下决心。冬虫夏草市场到底有什么样的乱象?
冬虫夏草连保健品圈子也混不下去了。一边是极力热炒的价格和市场,一边是科研及官方谨慎甚至否定的态度,30多年来被一步步捧上神坛的“人造滋补圣品”冬虫夏草,现在成了游走在食品、药品和保健品边缘地带的“黑户”,出身非常普通,贵得没有道理;效果若有若无,吃多了反而有害。所以,购买之前,请一定三思。
登上神坛后,冬虫夏草的经历便和很多我们熟知的“人造奢侈品”类似了,它不仅是可以吃的滋补品,更成了一种身份的象征。到2010年左右,受生态破坏和地震等自然灾害影响,不少冬虫夏草产区减产,供应量降低使冬虫夏草行情再次上涨。此时的冬虫夏草价格已经达到21万元/公斤,也就是210元人民币/克。而当年的金价约为280元人民币/克,冬虫夏草价格几乎已经和金价持平。只用了短短30多年,被炒作的冬虫夏草,已与黄金一样贵重。要知道1974年一块1公斤的金砖可以买到半吨重的虫草,而到了2010年,同样的一块金砖可能连等重的虫草都买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