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大家对冬虫夏草什么印象?容易联想到的似乎就是——贵和补冬虫夏草有多贵?几克可以卖到千把块,有时候比黄金还贵。冬虫夏草有多补?百度搜索一下,对它功效的介绍都是增强免疫力之类的词,听着就很滋补,然而,这一切不过是一个騙局罢了。一路飞涨的冬虫夏草价格目前我国冬虫夏草在市场上的价格已经达到了3万元一公斤,价格堪比黄金,这是为什么呢?主要原因有3点一是由于冬虫夏草无法人工培育,又因为年来人们对冬虫夏草的过度采集使得其资源越来越少,导致了冬虫夏草价格的一路高升;二是一些大型的药材公司大量收购冬虫夏草,然后囤积在公司,后高价卖出,导致冬虫夏草的价格居高不下;三是人们的消费心理在作祟,在节日期间为了送礼而购买,导致一股消费潮流,炒得冬虫夏草的价格越来越高。
2016年,我国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提示, 冬虫夏草的砷含量是正常安全标准的4-9倍,可能对人类健康带来潜在危害。冬虫夏草是名贵中药材之一,具有补虚益气、止咳化痰等功效,主治虚劳咳嗽、咳痰咯血、肺热咳喘等病症。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不少假冒虫草。事实上,有一种虫草确实含有抗生素,1951年,德国科学家发现冬虫夏草寄生虫能够分离出腺苷类活性物质,虫草素是一种在媒体上被吹捧的活性成分。
塘桥回收过期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的真相不过一场笑话,冬虫夏草的功效宣称受到了许多质疑——不仅现代科学不支持,传统也不支持,科学界几年前就发现,所谓的成分主要是虫草素和喷司他,并没有其他效果,其实在冬虫夏草中检测不到。当然,冬虫夏草回收商家的追捧者喜欢说“只是否定了虫草素和喷司他丁,并不能证明它不能,更不能证明它没有什么的功效”,如今这种说法实际上在混淆视听,蒙骗民众。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专家、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赖仞指出,疯狂采挖虫草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是:水源之地草甸生态恶化后,旱季水源会逐年减少,雨季则无法保持水分,一下大雨就暴发山洪和泥石流,会危及我国和亚洲数十亿人口的生存。专家的预言在现实中已经开始呈现。2003年12月至2004年4月,黄河源头鄂陵湖出水口出现历史上首次断流。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的调查显示:由于长期以来过度垦挖,雅鲁藏布江中游水土流失面积已达615万公顷,土壤沙化加剧,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杨大荣说,不采取有力措施终结冬虫夏草资源利用所存在的恶性循环,不出10年,这种宝贵资源将断送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而同时,产区进一步恶化的生态环境,将演变为一系列不可预知的自然灾难。
虫草由菌核和子座两部分构成,冬虫草的子座是麦角科冬虫夏草菌,属于一种真菌植物,菌核部份是蝙蝠蛾的幼虫,虫草的来源需要多个条件凑在一起,才能成为治病延年的冬虫夏草,当成年后的蝙蝠蛾把卵产在土壤里,一段时间后,卵转变成为幼虫。此时,如果幼虫呆的地方刚好有成熟的冬虫夏草菌、撒下的种子,而温度和湿度刚好适合此菌的生长,蝙蝠蛾幼虫此时的身体状况不太好,抵抗力较差,便会感染上此种病菌(就如人得了某种癌症一般),真菌在虫子体内慢慢发展,菌丝布满虫子全身,吸收其养分,致使幼虫全身充满菌丝、僵硬而死;夏天,菌丝自虫子头部开始发芽,即生出子座,露出地面,子座只有独立的一根(有分枝的极为少见,不到2%),细长如捧球棍,全长4-11厘米头部稍稍膨大,有点像一个窄窄的椭圆形,表面呈深棕色,打断后为白色,子座的基部留在土中与虫子头部相连。菌核部分是幼虫本身,呈深黄色,形状如僵死的蚕。体长一般为3-5厘米,有20-30个环节,足有八对,分别为颈部三对和尾部一对,较小;腹部4对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