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由于稀缺,一些商人看准“炒草”行业,野生虫草的功效被吹得神乎其神,导致价格猛涨,最高价超过同等重量的黄金价格。
冬虫夏草从何而来?冬虫夏草是一种叫冬虫夏草菌(麦角菌科真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当蝙蝠蛾科昆虫的幼虫蛰居土中时,幼虫一旦在泥土中与冬虫夏草菌相遇,冬虫夏草菌就会黏附至幼虫的表皮,或者被幼虫吃进体内。随后,冬虫夏草菌就以幼虫的内脏为养料,滋生出无数新菌丝。一般,在蝙蝠蛾幼虫4龄以后,幼虫体内的五脏六腑就被菌丝消耗殆尽,幼虫死亡,只留下一个被菌丝填满的躯壳。冬虫夏草菌没有了食物来源,便安然进入菌核期(僵虫)。在秋冬时节,僵虫的头部会长出“子座”芽。待到来年5~6月,冰雪融化时,子座芽继续生长,冒出地面,直至子座成熟。冬虫夏草菌的子囊孢子便又随风飘散,再去寻找新的寄主,所以说冬虫夏草属于菌类中药,与灵芝、茯苓、猴头菇等同属一类。
望牛墩回收冬虫夏草,冬虫夏草到底是虫还是草?可能会让人意外—冬虫夏草不是虫,也不是草,而是属于真菌类,是一种名贵的滋补品,“冬虫”所谓的“虫”,其实就是指虫草蝙幅蛾的幼虫,正常情况下,虫草蝙幅蛾产卵于地面上,而当虫卵变为幼虫之后,就会钻入泥土中,而这时候,就容易遇到侵袭,当菌孢钻进虫体内部后,虫子的营养就被它吸收了,萌发出菌丝,而幼虫就会僵化,死亡,这就是“冬虫”,“夏草”虽然幼虫死了,但是体内的真菌仍然在不断的生长,在经过一个冬天之后,在来年的春末夏初,就会长出一根小草,也就是“夏草”,总而言之,冬虫夏草其实就是一种真菌寄生在幼虫上的子座及上面的复合体,所以非虫非草。
你对冬虫夏草有什么印象?容易联想到的似乎就是大补,有多补?自己百度搜索一下就知道了,对它的功效介绍都是增强免疫力等,然而这种被很多人视为“上好补品”的中药材,却屡遭批评,原食药监局已经“点名批评”,今年2月27号,原食药监局发布《这4种品不是保建品,千万别花冤枉钱了!其中就有冬虫夏草这种滋补品。早在2016年,原食药监局就曾发布《关于停止冬虫夏草用于食品试点工作的通知》,同样在2016年,原食药监局还在其发布《关于冬虫夏草类产品的消费提示》,其中明确提出:对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粉及纯粉片产品的监测检验结果显示,砷含量为4.4~9.9毫克/千克。该消费提示声明,“冬虫夏草属中药材,不属于药食两用物质。有关专家分析研判,食品安全标准中砷限量值为1.0毫克/千。
冬虫夏草仅分布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甘肃五省区以及不丹、印度、尼泊尔的喜马拉雅山南麓的部分地区。研究了40多年的虫生真菌专家,安徽农业大学退休教授李增智一直强调,它实际上是长在虫子身上的蘑菇。 “冬虫夏草,人所共知,在我们中国的药典上有过记载,也是全世界最著名的药用真菌,但是我们要注意了,我们使用它,是作为药用真菌来使用的。2012年,食药监局有一个225号文,放开了一点,可以作为保健食品的添加剂进行试点,出现了一些问题。 由于受到分布地域局限以及长期以来过度采挖的影响,冬虫夏草产量十分有限,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人工培育,还处在实验室的实验阶段。这种情况下,市场上一度出现了很多叫做“虫草”的衍生产品,像虫草王、虫草菌丝体胶囊、复方虫草口服液、虫草菌丝体口服液等等,它们都以不同的方式与冬虫夏草制品相混淆。 中国科学院院士、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魏江春曾对媒体表示: 要说虫草的话,概念太广,有400多种,冬虫夏草是400多个种里的一个种,现在的概念比较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