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虫草由菌核和子座两部分构成,冬虫草的子座是麦角科冬虫夏草菌,属于一种真菌植物,菌核部份是蝙蝠蛾的幼虫,虫草的来源需要多个条件凑在一起,才能成为治病延年的冬虫夏草,当成年后的蝙蝠蛾把卵产在土壤里,一段时间后,卵转变成为幼虫。此时,如果幼虫呆的地方刚好有成熟的冬虫夏草菌、撒下的种子,而温度和湿度刚好适合此菌的生长,蝙蝠蛾幼虫此时的身体状况不太好,抵抗力较差,便会感染上此种病菌(就如人得了某种癌症一般),真菌在虫子体内慢慢发展,菌丝布满虫子全身,吸收其养分,致使幼虫全身充满菌丝、僵硬而死;夏天,菌丝自虫子头部开始发芽,即生出子座,露出地面,子座只有独立的一根(有分枝的极为少见,不到2%),细长如捧球棍,全长4-11厘米头部稍稍膨大,有点像一个窄窄的椭圆形,表面呈深棕色,打断后为白色,子座的基部留在土中与虫子头部相连。菌核部分是幼虫本身,呈深黄色,形状如僵死的蚕。体长一般为3-5厘米,有20-30个环节,足有八对,分别为颈部三对和尾部一对,较小;腹部4对较大。
毕井泉局长解释的很清楚,冬虫夏草属中药材,并不是药食两用,因此不能用于保健品。其实,近年来冬虫夏草保健食品市场也爆发了不少乱象,不法商家借机用其他菌种假冒冬虫夏草,谋取暴利;一些推销员更是夸大其词,称保健品具有“抗癌防癌的功效”。有业内人士分析,除了毕井泉回应的理由外,冬虫夏草市场的乱象最终促使有关部门痛下决心。冬虫夏草市场到底有什么样的乱象?
三水区回收散装冬虫夏草,一路飞涨的冬虫夏草价格,1974年,在冬虫夏草产地青海,冬虫夏草价格在28元/公斤左右。而彼时的金价约为11元人民币/克,是冬虫夏草的390多倍。冬虫夏草价格的第一步突破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大约在1990年,冬虫夏草的均价就上涨到了1000元/公斤。如果不考虑金价和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波动,此时的黄金与冬虫夏草价格比,已经由 70年代的390倍下降为70倍。如果说整个80年代冬虫夏草价格增长只是市场的自然需求的话,那么随后而来的“马家军”则给这个增长打了一针“兴奋剂”。
冬天是虫,夏天是草,这神奇的高原精灵,被列为中国名贵药材之宝。而正是这不断被称为“软黄金”的高原生物,近年来在医药领域吹出了越来越大的泡沫。日益稀少的“软黄金”,冬虫夏草是分布在海拔2800米至5400米之间高寒草甸中的一种中国特有珍稀生物。它与野生人参、鹿茸并称为中国三大名贵中药材。
被人们疯狂追逐的冬虫夏草,实际上是体内有一种寄生真菌的“虫草蝙蝠蛾”幼虫。这种幼虫冬季潜伏在土中,到春夏之交,被真菌感染而从虫体顶部长出子实体露出地面,发育成草状,成为“冬虫夏草”。在中医专家眼里,虫草其实很普通。“它是中药,它的药效只适用于肺虚、肾虚或肺肾两虚引起的各种病症。现在虫草高昂的市场价格已远远超过它的药用价值。”青海省中医药研究所所长、主任药师说。他呼吁消费者理性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