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绣片之美

时间:2015-10-23 18:11

  认识谢旭辉其实是很偶然的,夏天由一位朋友带着走进北京古玩城三层七十八号,一个古香古色的天地。谢旭辉正在看《故宫退食录》,那时我就觉得眼前的这个女子不简单,眼下肯抱着大书啃的人,实在不那么多了。

  满屋的绣品,满屋的色彩,即或是一针一线,一件旧衣服,都散发着浓浓的文化气息,整个一个屋子里被这种气息点染,让每一个进到这屋子里来的人,无不感到这仿佛是进到了一个充满秀气的温馨世界。有一位德国诗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人,诗意地居住在大地上”,她对我说:“这每一个绣片,不就是一首诗吗。”

  谢旭辉喜欢收藏绣片,和她个人的生活经历有关,她从小就喜欢明清刺绣,而且一干就是十几年,慢慢地她对明清刺绣产生了浓浓的感情,再好的绣品要想完好地保存下去都是很难的,长大以后,她从西洋油画的装饰上受到启发,把服饰上保存的比较好,而且刺绣图案也比较好的部分放到精心制作的镜框里,这样绣品原物就可以完好地保存下去,同时它还是一件可供观赏的艺术品。

  刺绣,又名“针绣”,俗称“绣花”。以绣针引彩线(丝、绒、线),按设计的花样,在织物(丝绸、布帛)上刺缀运针,以绣迹构成纹样或文字,一件绣品要经过好几道工序,你看活做得多好多细,老话不是说“慢工出巧活”吗?

  古代也叫它作“黹”、“针黹”。干这活儿的在古代大多数都是我们女孩子,因此时间一长人们就把它叫“女红”。从前有本书叫《尚书》,那上面记载说远在4000多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就“衣画而裳绣”。湖北和湖南那儿出土的战国、两汉的绣品,美的简直就像一首诗,一幅画。

  她一边说一边笑,像是在为千百代来的女子们而骄傲。

  汉代的绣品,图案主要是波状的云纹,翱翔的凤鸟、奔驰的神兽,以及带状花纹和几何图案等。风格粗犷豪放,反映了刚刚摆脱了野蛮以后的舒展和欢畅,绣品的材质,全是当时流行的织品,那时的女孩子们把它织成了“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长乐光明”等作品。构图紧密,针法整齐,线条极其流畅。见了这样的绣片我们的心也为之流畅。“篆刻讲究以汉印为本,我觉得刺绣也是如此,而对于收藏来说汉代的作品当然是梦寐以求的。”

  而进入唐代以后,我国历史进入了第一个全盛时期,刺绣风格变得细腻靓丽,雍容华贵,山水花鸟渐成主题。绣品构图活泼,设色明亮,好像这世界到处都是一片阳光,到处都是歌舞升平。到了宋代人们才真正懂得了,艺术与现实之间是有矛盾的,绣品之中反映出来的就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将书画美感融入刺绣之中,这就形成宋代作品的在实用中极具观赏性。明代董其昌在《筠清轩秘录》中说过这样的话:“宋人之绣,针线细密,用绒止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设色精妙光彩射目。山水分远近之趣,楼阁待深邃之体,人物具瞻眺生动之情,花鸟极绰约谗唼之态。佳者较画更胜,望之三趣悉备,十指春风,盖至此乎”。

  清代以后就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的苏、蜀、粤、湘地方绣,人们又叫它们“四大名绣”,大家都喜欢的苏绣最负盛名。一件好的绣品能“绣花能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

  谢家小姐,如数家珍,越说越兴奋,我忙问什么是绣片,她又是莞尔一笑,其实绣片就是把绣品上好的部分取下来,经过加工做成一件新的作品。她让我看墙上挂的一件件制作精美的绣片,它们像西洋的油画那样富有一种立体的美感。

  为了去收集更好的绣片材料,她差不多每年要出去跑50趟,合每星期出去一趟。所有的藏品都是她一点一点地从各地淘来的。

  古人说过:“千载奇逢,无如好书相遇;一生清福,无如幽事相仍。”始信,如果把“好书”换成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