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持续加大,工程机械行业获益匪浅。这其中,任何建设工地,基本上都离不开混凝土机械。特别是规模较大的项目更是为混凝土输送泵的高速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此外,有关部门出台的禁止城市市区内的施工企业在现场搅拌混凝土的政策,更使混凝土泵、混凝土泵车、混凝土运输车和混凝土搅拌站等产品火爆起来。
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混凝土和车载式混凝土输送泵车已经基本取代了拖式混凝土输送泵,成为市场主流。中国的混凝土也有向这个方向发展的趋势,有专家预测,我国的需求量到2017年将有望突破5万辆。
当前,国家正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不少地方面临拆迁重建,棚户区住房改造,对于建筑建材需求巨大。而传统建材存在用量大、耗能高、污染较严重等问题,已经不能适应市场需要,此时中央提出“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为该行业带来巨大商机。
市场需求是基础
近几年,我国的市场需求显著,增长幅度超过了100%。无论是有较大生产规模的混凝土供应商,还是施工和工程机械租赁企业,混凝土的用户数在不断增加,目前国内的大型用户至少在1000家以上。这些企业起码可以带动7000台的市场需求,此外还有许多没有计算在内的规模较小的用户,再加上已经逐渐兴起的租赁行业,也将带来新的市场需求。
我国混凝土机械生产企业技术不断进步成为企业扩大市场份额的关键。短短20余年时间,从无到有,到占据市场主导,我国混凝土泵车行业迈出了坚实步伐。近年来,国内诸多泵车企业的产品已经成功打开亚洲、非洲、澳大利亚甚至欧美市场的大门。已经与一些国际知名品牌相提并论,取得的进步真是不容小觑的。
技术升级正在进行
如何节能环保是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遇到的重大考验,混凝土也不例外。目前,大多数产品的发动机都可满足欧Ⅱ或欧Ⅲ标准。此外,的混凝土冷却装置也是耗能及污染较高的设备,用风冷却替代水冷却,对于企业降低成本、节约用水有很大推动作用。
混凝土产品的技术升级非常快,总体来说,大型化是混凝土产品的发展趋势,这主要体现在产品的泵送排量越来越大、臂架越来越长、支腿结构越来越灵活等方面。
由于工程强度和进度的进一步提升,工程对混凝土的泵送排量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一些大型工程上更是如此。就在几年前,80~120立方米/小时泵送排量的还是市场的主流,但近年已经悄然变化为40~100立方米/小时。
臂架方面的表现更为突出,从25米到29米,再到34米,市场的主流需求变化非常快。许多企业仍在不断研发新产品,世界最长臂架的纪录不断被刷新。
为适应不同的作业环境,支腿形式越来越灵活也成为产品发展趋势之一,特别是单边支腿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泵车能够适应更加恶劣或狭小的工作场地。此外,产品操作智能化、可靠性提高也是我国企业不断努力的方向。
技术创新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