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9-26 13:22
氟利昂,是人们众所周知的制冷剂,它是空调、冷库及速动设备制冷的原料。但是很多人不是知道它的始末,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0世纪20年代,当时的冰箱使用一些有毒且危险的气体(其中包括氨、二氧化硫和丙烷)作为制冷剂,因为时常泄漏,所以这些制冷剂非常危险。1929年,发生在俄亥俄州克利夫兰某家医院的冰箱泄漏事故使超过100人丧生。对于这起事故,一位生于1889年5月18日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比弗福尔斯的工程师小托马斯米奇利(Midgley,Thomas,Jr.)便开始研究可以替代这些冰箱使用的制冷原料的新产品。最后他成功的发现了氟利昂。
氟利昂包含了20多种混合物,作为新一代的制冷原料,它便慢慢的走上了历史舞台。20世纪80年代后期,氟利昂的生产达到了高峰,产量达到了144万吨。在对氟利昂实行控制之前,全世界向大气中排放的氟利昂已达到了2000万吨。
由于它们在大气中的平均寿命达数百年,所以排放的大部分仍留在大气层中,其中大部分仍然停留在对流层,一小部分升入平流层。在对流层相当稳定的氟利昂,在上升进入平流层后,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会在强烈紫外线的作用下被分解,分解释放出的氯原子同臭氧会发生连锁反应,不断破坏臭氧分子。科学家估计一个氯原子可以破坏数万个臭氧分子。
氟利昂在制冷领域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在这种化合物辉煌的背后却隐藏着罪恶,1974年开始禁止使用氟利昂。随后其他国家也纷纷颁布法律和条令限制或者禁止使用。但是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落后的生产力和工业,并没有认识到这些,直至现在仍然被使用于速冻设备行业。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出现的新的制冷原料液氮,克服了氟利昂带来的一切不良后果,而且在制冷方面更加优异,所以在制冷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下,氟利昂也会慢慢的推出历史的舞台。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冷媒回收加注机信息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