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司长期征集咸丰通宝,如果您手上有相类似藏品需要出手,欢迎来电咨询价格
  《华豫之门》专家团成员:王育成
  籍贯:郑州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杂项鉴定专家
  点评风格:儒雅、缜密
  王育成生于郑州,籍贯山东淄博,1975年郑州大学历史系中国史毕业,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文化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育成先后于郑州大学历史系、中国历史博物馆等单位从事教学、研究工作,历任助教、讲师、馆员、副研究馆员。1992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2000年任研究员,2002年任日本早稻田大学道教研究所客员研究员。
  王育成主要研究方向为道教文化史及军事文化史,代表性著作、论文有:《道教法印令牌探奥》(精装大16开带书套本,2000年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明代彩绘全真宗祖图研究》(精装大16开带书套豪华本,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火器史话》(2000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从两周金文探讨妇名称国规律》(江汉考古、1982年1期)、《中国父系氏族时代战争问题探索》(中国史研究、1986年3期)、《东汉道符释例》(考古学报、1991年1期)、《中国古炮考索》(中国史研究、1993年4期)、《明武当金龙玉简与道教投龙》(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3期)、《文物所见中国古代道符述论》(道家文化研究、1996年第9辑)、《略论考古发现的早期道符》(考古、1998年1期)、《唐代道教镜实物研究》(唐研究、2000年第6卷)、《道教文物艺术与考古发现》(法国汉学、2002年第7辑)、《考古所见道教简牍考述》(考古学报、2003年4期),等等百余篇。
  下面是2020年咸丰通宝相关拍卖记录(Artron数据)请参考
  嘉庆通宝 道光通宝 咸丰---估价810.00到810.00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14日
  嘉庆通宝 道光通宝 咸丰---估价810.00到810.00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14日
  咸丰通宝(样币)---估价188.00到188.00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14日
  嘉庆通宝 道光通宝 咸丰---估价810.00到810.00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14日
  咸丰通宝(样币)---估价188.00到188.00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14日
  咸丰通宝(样币)---估价188.00到188.00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14日
  嘉庆通宝 道光通宝 咸丰---估价810.00到810.00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14日
  下面是历年咸丰通宝相关拍卖记录(Artron数据)请参考
  咸丰通宝---估价40.00到80.00万---成交价:HKD47.04万---拍卖日期:2015年1月10日
  咸丰通宝方孔银币---估价11.00到11.00万---成交价:SGD14.52万---拍卖日期:2018年9月17日
  咸丰通宝---估价40.00到80.00万---成交价:HKD47.04万---拍卖日期:2015年1月10日
  咸丰通宝五十---估价23.00到23.00万---成交价:USD24.15万---拍卖日期:2019年10月26日
  咸丰通宝---估价12.00到12.00万---成交价:SGD18.15万---拍卖日期:2018年9月17日
  清 “咸丰通宝”背“天下太平”宫---估价:无底价  ---成交价:RMB10.35万---拍卖日期:2017年6月6日
  清 “咸丰通宝”背“天下太平”宫---估价1.50到5.00万---成交价:RMB10.58万---拍卖日期:2017年12月22日
  “咸丰”是清文宗的年号,咸丰年间正值太平天国运动的高潮时期。此时沸腾,清为了苟延残喘,在钱币铸行上大做文章,将财政危机转嫁到老百姓身上。相继推出“咸丰通宝”、“咸丰重宝”、“咸丰元宝”种类繁多的钱币。
  咸丰元年首先准备开铸“咸丰通宝”制钱。由于战争、列强的掠夺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生,钱局铸造制钱已很难正常进行,很多省钱局实际上处于停顿状态,即使开铸,也是偷工减料。因而造成咸丰通宝制钱精好者少,而粗制滥造的多,大都质劣而轻小,或造成铁钱、铅钱代替铜钱。咸丰元年时,规定钱重一钱二分,至第二年,变为一钱,但具体铸行大多轻于规定重量。
  河南郑州鉴定电话地址在线专家 咸丰通宝,面文“咸丰通宝”,大多楷书直读,背左满文“宝”,右满文记局,计有:“宝泉、宝源、宝直、宝蓟、宝德、宝河、宝济、宝晋、宝陕、宝巩、宝苏、宝浙局、宝昌、宝福、宝台、宝武、宝南、宝广、宝桂、宝川、宝云、宝东、宝州、宝黔、宝伊、阿克苏、喀什噶尔、叶儿羌、库车”共29局。
  咸丰通宝出手,在太平军连捷,各地反清起义风起云涌下,清军疲于奔命,清廷惊慌失措。这时,清朝的军费开支大增,而税额收入大减,再加上战争的影响,导致财政拮据,为了筹款继续太平军,缓解财政危机,于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清廷被迫鼓铸大钱。《大钱图录》说:“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军务日滋,清饷不能继,寿阳相国权户部议,请铸当十大钱,兼增铁冶以供度支。旋推及当五十,当百钱。巡防王大臣续请铸当五百,当千两种。”说明咸丰大钱是在迫不行已的情况下铸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