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文物艺术品司法鉴定的理论依据
在本世纪初,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在文物涉案过程中,为了解决文物的“真”“伪”问题,就开始了文物自然老化痕迹的研究与探索。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以陶瓷为例,古陶瓷无论处在什么环境下,其组成陶瓷的硅酸盐物质在时间梯度、空间梯度和自然环境等因素作用下,会出现老化痕迹。这些老化痕迹特征是有规律的。古陶瓷器釉面上的自然老化痕迹特征与陶瓷新品、仿品、各种做旧的瓷器有着明显的本质上的区别。最大特点是这种自然老化痕迹形态特征是人为无法仿制的。经过数十年的艰苦探索、调研、采集、实验和论证,以痕迹学检验的基础理论为指导,对自然老化痕迹的形态特征和规律进行了科学的统计、分析、研究、实验、归纳和总结,提出了“自然老化显微痕迹”的概念,即物品在时间梯度、空间位置及自然环境等各种因素作用下形成的、需借助显微仪器观察到的、具有自身形态特征和一定规律的稳定的特殊痕迹。 因为古旧陶瓷釉面上的自然老化痕迹都是微观的,就需要先解决一个体视学问题,即必须借助显微仪器和高倍数码照相技术,寻找、发现、采集古陶瓷釉面自然老化痕迹。为此,我国相关科研单位自主研制出了DM数码显微多功能取证检测仪。该系统与扫描电镜能谱仪和质谱仪配合使用(国家公安部取证使用器物),使我们掌握了古旧陶瓷元素组成及釉面自然老化痕迹结构特点、特征和规律,为文物司法物证鉴定提供了技术支撑。
文物显微痕迹物证司法鉴定技术的成果
(1)鉴定范围。
瓷器:从原始青瓷到民国以前带釉面的古旧陶瓷器。
玉器:从良渚文化到清末民初的玉器。
字画:古字画、近代字画、仿古字画、现代字画及赝品。
(2)通过已发现的古陶瓷釉面自然老化显微痕迹特征,能准确地识别出是古陶瓷还是新陶瓷,是否传世、确定真伪。
(3)确定是否赝品,是否高仿品,是否做旧。
(4)根据陶瓷窑口的自然老化显微痕迹的独有特征,确定被检陶瓷器的生产窑口和大致年代。
(5)根据古陶瓷自然老化显微痕迹独有的形态特征,可为博物馆和文物部门建立文物的“DNA”图谱档案数据库。一旦发生纠纷、被盗、偷换等问题,可以准确地进行该器物的个体识别。
(6)确定文物是否损坏,是否修复。
(7)该技术不需要从器物上取样,设备不接触器物,不损伤破坏器物,实现无损数字图像采集。
(8)为涉及文物的刑事、经济、民事案件,特别是为审判机关提供构成科学证据的基本原理、符合痕迹学检验基本要素,并能直观地从物理、化学、图像等方面出具中立、公正、客观、准确、科学的文物物证司法科学证据,让文物物证司法鉴定工作走进法庭。
(9)提供了我国文物科技鉴定的新方法;拓展了我国刑事科学技术痕迹检验学鉴定的领域;填补了我国文物物证司法鉴定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