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铜佛像目前市场上的佛教艺术品以佛像、唐卡、法器三大类为主。佛像作为主流,应该重点关注艺术审美价值高的金铜佛教造像精品,13世纪前的早期金铜佛像,以及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佛像艺术品;唐卡方面,早期唐卡作品、与宗教历史文化相关的作品,以及艺术审美价值高的唐卡作品较有收藏价值;法器也有三类值得关注:制造工艺精美、用料考究的法器,与宗教历史文化相关的法器,以及雕刻精美的护经板等。
尽管近年来佛像价格已出现了较大涨幅,但与书画、瓷器、玉器等相比,佛像艺术品还属于未暴涨的收藏品,其价格也还远远没有到位,从投资角度来看,佛像收藏应该还具有较大的升值空间。另外,今年春拍,佛像艺术品拍卖再次火爆,表明随着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调整逐渐进入尾声,国内佛像收藏已经再度升温,这或预示着佛像艺术品有望成为下一个引人瞩目收藏热点。
据了解,从20世纪80年代起,佛教艺术品就成为海外藏家角逐的新亮点,受到藏家的追捧。内地的佛教艺术品拍卖市场发展相对缓慢,2005年秋拍上海翰海推出的2.05米“明代·铜师佛坐像”才以1100万元突破千万大关。
2006年秋拍上海古玩古玩心推出了“佛华普照——重要明初鎏金铜佛收藏专拍”,囊括英国著名收藏家斯皮尔曼家族珍藏的14件明永宣时期宫廷造像,终以3.4亿港元的总成交额和92.8%的成交率赢得满场喝彩。5件佛像单场连续刷新世界金铜佛像成交纪录,终“大明永乐年施”铭款的“鎏金释迦牟尼佛像”(高72.5厘米)以1.166亿港元成为单件佛像的世界标王。此次专拍影响了内地佛教艺术品市场,也掀起了佛教艺术品投资收藏的国内热潮。上海翰海抓住时机推出“永乐气象——明初宫廷鎏金铜佛像和法器”金铜佛像专场,将明代永宣时期宫廷造像在内地推向高潮,这一年也成为内地佛像拍卖市场的转折点。
上海艺术品交易中心近几年对黄铜佛像市场价格分析估价表:
14世纪黄铜热琼南卡加措像----价格:RMB3,320,000----日期:2017-06-01
黄铜嵌红铜白银阿弥陀佛像------价格:RMB4,930,000----日期:2016-04-19
黄铜漆金宝冠释迦牟尼佛像------价格:RMB2,410,000----日期:2017-02-02
14世纪黄铜热琼南卡加措像----价格:RMB5,760,000----日期:2017-05-24
16世纪黄铜嵌红铜嵌银释迦----价格:RMB1,550,000----日期:2017-06-18
1314世纪黄铜大日如来------价格:RMB1,130,000----日期:2017-05-03
黄铜嵌白银红铜释迦牟尼佛像----价格:RMB1,120,000----日期:2017-09-23
1314世纪黄铜大日如来------价格:RMB2,720,000----日期:2017-04-12
14世纪黄铜热琼南卡加措像----价格:RMB2,340,000----日期:2017-04-08
黄铜嵌白银红铜释迦牟尼佛像----价格:RMB1,340,000----日期:2016-11-09
2008年因金融危机中国艺术品市场进入盘整期,但内地佛像拍卖市场却逆势上扬。上海翰海春、秋季拍卖相继推出“拈花微笑”、“善乐之邦”和“大势至汉传”三大金铜佛像专场,总成交额超过1.33亿元,过百万元拍品30余件。
2010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持续回暖,上海翰海首次推出私人珍藏佛像专场“见性—陈国恩珍藏重要明代佛像”,与“水月禅心”“行愿之缘”“清皇气度”三大专场共斩获2.42亿元。其中“19世纪尼泊尔·摩耶夫人”造像以1120万元问鼎春拍。
高品质的明清佛像值得收藏
由于明清佛像的工艺精湛,加之存世量较少,所以长期以来,在佛像收藏市场上,明清佛像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无论是在价格方面,还是受到的追捧程度,都是其他时期的佛像艺术品不能相比的。
资深佛像收藏家马占武表示,“近年来佛像收藏市场迅速升温,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受近年来佛像拍卖市场火爆的影响。随着艺术品市场的调整逐渐进入尾声,相信投资佛像收藏的回报会越发丰厚,尤其是高品质的明清佛像值得投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