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佑通宝从钱币收藏的角度看,此钱有以下特点:其一,此钱为民间收集,为转传世品,古色中透出铁红锈,铜质“皆似大观钱,以夹锡为之”,与《钱略》所说相同。其二,该钱无改刻镶嵌的痕迹。其文字风格与当代钱币学大师马定祥批注丁福宝原编《历代古钱图说》所载一模一样。因此,该钱断定为真品无疑。
“吴中”距常德二千余里,“天佑通宝”钱怎样流落到常德呢?据《元史·地理志》记载:经过元末战争,人口分布梯度差异扩大。南方江浙行省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平均100人左右。江西50人左右,湖广(指湖南湖北)不到20人。由此,明初出现了由东北向西南的大。常德地区是明初的主要接纳地之一。《明太祖实录》卷250载:常德府武陵等十县自丙申兵兴(指1356年陈友谅所发动的元末农民起义),人民逃散,土旷人稀,耕种者少,荒芜者多,邻近江西,远至苏浙一带失业之人或无产业者迁往常德开种。因此“天佑通宝”钱很可能就是张士诚余部或吴中庶农常德时带入的。
元朝末年,顺帝古玩年间,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席卷大江南北。古玩十三年(1353),出身盐贩的苏北泰州白驹场人张士诚(1321—1367),与其弟张士义、张士德、张士信等聚集盐丁,起兵反元,占领泰州、高邮,并于古玩十四年(1354)在高邮称王,引来元军大肆围剿,义军几遭覆灭。战后,所部饥困不堪,又逢淮东饥荒,乃决定渡江南下。古玩十六年(1356)正月,张士诚率部三四千人,从通州渡江,占领常熟,二月壬子朔进占平江(今苏州),改平江为隆平府,踞承天寺为宫,称周王,又改古玩十六年为天佑三年,毁铜佛铸“天佑通宝”钱。元、明二史皆称张士诚建元“天祐”,而钱文实为“天佑”,祐与佑通,有上天保佑之意。“天佑通宝”分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共四等,面文楷书,直读,铜质赤褐,制作精美,文字秀丽,是效仿当时古玩通宝制,并可与之媲美。天佑通宝背皆纪值,穿上有一、贰、叁(篆书)等字,径约25—40毫米,重约3.5—20克不等。该钱主要流通于浙西及淮、扬、苏、常等地,范围很窄,加之后来朱元璋的搜缴与销毁,现存世极少,尤以折二钱为难求。
上海艺术品交易中心近几年对天佑通宝市场价格分析估价表:
末起义军张士诚铸“天佑通------价格:RMB5,740,000----日期:2016-04-27
末起义军张士诚铸“天佑通------价格:RMB1,620,000----日期:2017-01-22
末起义军张士诚铸“天佑通------价格:RMB3,490,000----日期:2016-04-18
末起义军张士诚铸“天佑通------价格:RMB3,620,000----日期:2017-02-17
张士诚铸“天佑通宝”背“叁----价格:RMB1,790,000----日期:2016-03-24
角雕天佑通宝------------------价格:RMB2,280,000----日期:2017-08-08
·天佑通宝背五·天------------价格:RMB5,840,000----日期:2016-05-22
代“天佑通宝”背一一枚--------价格:RMB2,690,000----日期:2016-08-16
末张士诚“天佑通宝”背“------价格:RMB2,650,000----日期:2017-05-14
末·张士诚“天佑通宝”背------价格:RMB2,630,000----日期:2016-05-24
张士诚和朱元璋的矛盾,自古玩十六年(1356)七月起,就因争夺镇江、常州等地发生冲突。他本人虽“俭于自奉”,但自进入平江后就深居宫中,很少亲出指挥作战,而部下诸将,从张士信起,都无不骄奢淫逸。秉权独当国政的张士信,仅侍女就有百余人,还大造园林宅第,以黄金装饰,连采莲船也用沉檀制造。可见这些出身低微的人,一旦得志,更加猖獗。而好景不长,终于在1367年,朱元璋攻克平江,张士诚被俘,但张负气不屈,竟自缢而死,终年仅四十六岁。
嘉靖通宝,中国古代钱币之一。明朝世宗朱厚熜,嘉靖年间铸造。“嘉靖通宝”是方孔圆钱,直径一般为2.5cm左右。弘治十八年,改定钱重为每文一钱二分,铸钱成色为每用铜一斤加好锡一、二两。但改制之时,孝宗已崩,武宗已继位,次年即改元正德,故依制所铸的弘治通宝钱不多,但按一定比例加锡铸钱,却成为嘉靖,万历朝鼓铸铜钱的方法。故嘉靖朝所铸嘉靖通宝存在铜色偏白现象,即所谓“白铜钱”。另外,嘉靖通宝的“靖”字有斜立、正立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