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徐汉棠紫砂壶专业市场分析

时间:2017-11-14 09:16

  徐汉棠紫砂壶葫芦壶是曼生十八式中的一款,深得艺人们的喜爱,更是玩家的收藏佳品,时下珍藏的便是徐汉棠紫砂壶制的套环钮葫芦壶。这款壶器身洒冷金斑,壶体设计新颖。造型呈葫芦状,壶流短直而微向上翘,把成半环形,盖顶设有套环钮装饰。整器形制的线条以浑圆为主,十分流畅。壶腹阴刻行书铭文:“为惠施,为张苍,取满腹,无湖江。”署“曼生铭”。把梢下有“彭年”方印,壶底钤“阿曼陀室”方印。此乃陈曼生、徐汉棠紫砂壶两人默契配合所制之壶,可谓珠联璧合,“壶依字传,字随壶贵”,为鉴赏家视为钟爱的“曼生壶”。

  汉瓦属于圆器当中的一种,历来多位艺人都有仿制此种款型,而之前徐汉棠紫砂壶的一款汉瓦壶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是圆筒形壶体,上侈下教,短流势较直。盖平略见弧,桥式钮,钮面阴刻海棠纹样。泥质坚结,砂色暗红。壶盖子口制作圆而不规,转捻即紧,拈钮可以翕起全壶。壶身镌楷书渴语:“放下屠刀否,心莲顷刻开,三千今世界,开眼见如来。”署名“金冬心意门”。又刻坐佛一尊,落款“两莑居士罗聘画”。盖面刻行书“蕉雪子摹、己卯冬月作”凡九字。底钤阳文篆书“徐汉棠紫砂壶造”方印。

  美人肩紫砂壶宛如古代女子端庄可爱,带点宫廷的雍容华贵,又不失大家闺秀般的妖娆。造型饱满,大方得体,以体现圆润的壶身为主,壶盖与壶身仿佛合为一体,没有空隙,用手抚摸上去,能感受到它的温暖。美人肩作为传统器型是由清代的老作品演化而来,是一款经典器型,同一种器型在不同的工艺师手里能够表现出不同的神韵与气韵来,以古代美人的肩线及丰腴美妙的曲线,幻化出动人心弦的壶形。此壶制作上难之处,在于用全手工打出柔顺怡人的线条,及盖面和壶身的过渡,与流畅无碍的长三弯流,故由古至今皆被陶家视为难掌握的造型品种之一!

  柱础也是曼生设计的一种壶款之一,其造型稳重而大方,这也是因为他的造型来源于古代使用十分普遍的柱础。柱础,是用来承受房屋立柱压力的一块垫基石,在古代的时候古人为了不让木制的立柱受潮湿而腐烂,于是在木柱的底下垫一块石墩,使柱脚与地隔离开,起到了相对防潮作用。只要是木架的房屋每一根柱子都有一个柱础,缺一不可,在防腐烂的同时又加强了柱基的承压力,所以在古代人们对础石是十分的重视。

  上海艺术品交易中心近几年对徐汉棠紫砂壶市场价格分析估价表:

  徐汉棠“古兽窥今”段泥装饰----价格:RMB1,460,000----日期:2017-07-25

  徐汉棠小掇球------------------价格:RMB1,150,000----日期:2017-03-19

  徐汉棠石瓢--------------------价格:RMB3,340,000----日期:2017-04-07

  徐汉棠紫砂壶九头南瓜提梁套----价格:RMB4,590,000----日期:2017-05-24

  徐汉棠福禄寿三星--------------价格:RMB5,550,000----日期:2017-02-05

  1998年制徐汉棠三弯石瓢----价格:RMB5,380,000----日期:2016-05-12

  徐汉棠小掇球------------------价格:RMB2,260,000----日期:2016-05-07

  徐汉棠石瓢--------------------价格:RMB5,160,000----日期:2017-03-17

  徐汉棠紫砂壶九头南瓜提梁套----价格:RMB3,240,000----日期:2017-03-07

  徐汉棠虚扁提梁壶--------------价格:RMB4,230,000----日期:2016-05-27

  随着年代的推移,柱础也因需求发生变化,柱础渐渐成为柱子的收头,使得单调的柱身发生视觉上的变化,后期更是在柱础上使用雕刻艺术,使得民间的建筑花样繁多,后人更是将柱础演变成具有审美功能的装饰,成为艺术品。以柱础为壶型,使壶显得别致且优美,更显示其稳重,此壶型亦一直流传下来。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被誉为“陶都艺界的长青树”,是顾景舟先生的弟子。他的作品风格洗练精巧、端庄秀丽,制作严谨规正,造型变化方中有圆,圆中寓方。这次展会汇集了他和女儿、女婿以及弟子门徒亲手制作的100余把紫砂壶珍品,壶艺造型千姿百态,有圆器、方器、筋纹器、花器、塑器等等,充分展示出宜兴紫砂独有的艺术风格。

  徐汉棠大师被誉为“陶都艺界的长青树”。他出生于紫砂故乡宜兴蜀山,家族中不仅以紫砂为业,而且还出现过多位颇具名气的紫砂艺人,外曾祖父邵云甫所制的紫砂烟具在南洋极富盛名。父亲徐祖纯从事紫砂陶的生产。舅舅邵茂章、邵全章都是当时著名的紫砂高手。徐汉棠大师更是凭借对紫砂的天生禀赋和刻苦努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紫砂艺术风格,成为一代紫砂大师。从其祖父徐锦森开始直至他的孙女徐曲、孙儿徐光,已沿袭五代从事紫砂事业。“徐门紫砂”历经百年的风雨沧桑,名扬海内外,其家传源远流长,代有传人,在紫砂史上可谓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