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废水处理工程
设 计 方 案
目 录
一、工程概况…………………………………………………………………………2
1.1项目概述…………………………………………………………………………………2
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经济性……………………………………………………………2
1.3项目名称…………………………………………………………………………………2
二、设计依据、原则和范围…………………………………………………………3
2.1设计依据…………………………………………………………………………………3
2.2设计原则…………………………………………………………………………………3
2.3设计范围…………………………………………………………………………………4
三、污水水量、水质、排放标准、设计规模和操作制度…………………………5
3.1污水水量…………………………………………………………………………………5
3.2污水水质………………………………………………………………………………5
3.3操作制度…………………………………………………………………………………6
四、设计处理工艺及说明……………………………………………………………6
4.1处理工艺选择思路………………………………………………………………………6
4.2处理工艺流程简图………………………………………………………………………8
4.3处理工艺特点…………………………………………………………………………9
五、工艺设备特点及技术参数…………………………………………………… 10
六、二次污染防治…………………………………………………………………14
七、电气控制系统说明及配电……………………………………………………15
八、建筑结构………………………………………………………………………17
九、污水处理工程投资……………………………………………………………18
1.1土建部分…………………………………………………………………………18
1.2设备部分…………………………………………………………………………19
十、售后服务承诺………………………………………………………………20
一、工程概况
1.1 概述
为缓解日益严峻的环保形势,保护环境,促进发展,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法规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要求,最大限度的节省水资源的同时,决定建设一处日处理能力为30-150m³的废水处理设施,来处理该单位废水。潍坊海天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受该企业的委托,在我们总结处理此类废水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该项目的实际编制了《生活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请领导和专家评审。
经处理后污水排放到污水池或管网。
1.2项目建设的必需性和经济性
该单位领导十分重视环保工作,随着国家对环保的日益重视和人民环保意识的提高,废水污染解决与否直接关系单位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无论从单位发展还是从改善水资源、保护水环境,做好该单位这类废水的治理工程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废水治理工程的建设是为了减轻附近水环境的污染,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改善环境卫生条件,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3项目名称
30m³/D、50m³/D、100m³/D、150m³/D 生活废水处理工程方案设计
二、设计依据、原则及范围
(1)设计依据
1)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
2)建设方提供的水量、水质参数;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排放标准!
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8;
6)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
7)给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
8)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2)设计原则
1)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环保技术标准、规范,遵守国家和地方环保的有关法律、法规;
2)废水处理工艺以处理效果好、动力消耗低、运行稳定、管理方便的生化法为主;辅以高效物化处理工艺以强化预处理效果;
3)本工程系环境工程,尤其要注意环境保护,避免和减少二次污染。污水处理工艺与生产工艺密切配合,要求改善劳动卫生条件,贯彻安全生产和清洁文明生产的方针;
4)为了提高污水处理站管理水平,设计选用可靠的自动化仪表,以提高工程的自动化水平,尽量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低,并保证处理效果;
5)主要处理设备选用高效、运行稳定、操作维护容易、管理方便、低噪声的设备。
(3)设计规范
²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²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8918-2002
²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²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²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²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²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191-2008
²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² 《室外给水排水和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
²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²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²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² 《工业与民用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2
² 《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50054-92
²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²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
²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² 《工业循环冷却水水水质要求》GB50335-2002
² 《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T50335-2002
²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²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95
²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²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²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
² 《钢制压力容器》GB150-1998
² 《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条件》JB2932-86
²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R004-2009
² 《管路法兰 技术文件》JB/T74-94
² 《管路法兰 类型》JB/T74-94
² 《凸面平焊钢制法兰》JB/T81-94
² 管法兰用石棉橡胶垫片》JB/T74-94
² 衬胶钢管和管件》AG21501-1993
² 衬塑(PP、PE、PVC)钢管和管件》AG20538-1992
² 进口设备的制造工艺和材料应符合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和美国材料试验协会(ASTM)的工业法规中涉及的标准或相当标准
² 其它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
工程范围包括:本方案设计范围包括污水处理工程内的污水处理工艺、电气控制和污泥贮池等。污水处理工程以外的管网收集、污泥外运处理、出水外排、总电源引线等由业主负责实施。不包括废水的收集管网及废水排出界区外排水管网。
三、废水水量、水质及处理后的排放标准
3.1废水水量
根据业主单位提供的资料:本项目的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排放量为30m³/D、50m³/D、100m³/D、150m³/D污水处理站按24小时运行,每小时最大处理量各为1.25m³/H、2m³/H、5m³/H、6.25m³/H。
3.2操作制度
根据该单位水量及流量高低峰值的特点,本污水处理站按24小时制运行。手/自动运行。
四、设计处理工艺及说明
4.1处理工艺选择思路
本设计采用的生化(生物接触氧化法)+MBR工艺在国内生活污水处理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其主要有以下特点:
1、废水汇集于化粪池,化粪池入口处设格栅,以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状和纤维状杂质,格栅所拦截的栅渣定期人工清除、转运。
2、污水通过化粪池自流送至污水调节池,在污水调节池中污水流分地匀质,调节水量并初步降解有机物,然后通过污水泵将污水输入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由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MBR池、清水池组成。在水解酸化池中原污水与回流混合液充分混合,通过兼氧微生物的作用反硝化脱氮。接触氧化池是一种以生化处理为主,兼有活性污泥法的生物处理装置,通过鼓风机提供氧源,使污水中的有机物与池内生物膜充分接触,经微生物吸附、降解作用,使水质得到净化。接触氧化MBR池出水自流入清水池后达标排放!
3、沉淀池中的污泥通过污泥泵排入污泥池进行好氧消化,消化后的剩余污泥量很少,隔6-10个月左右清除一次,由环卫抽粪车清除外运,从而有效地避免了二次污染。
4.2处理工艺流程简图:
本项目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水质成分复杂,且水量变化大,污染物浓度较高。选用生化+曝气处理相结合的综合处理工艺流程。
总体治理的原则为:尽量降低总投资和运行费用,总体使其达到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稳定而良好等特点。
其具体工艺见下图:
4.3工艺特点
◙ 采用预处理+生化(生物接触氧化法)+MBR相结合的综合处理工艺路线;
◙ 处理系统具有较好的耐冲击负荷能力,以适应水质、水量变化的特点;
五、工艺设备特点及技术参数
工艺流程及设备单元介绍
格栅池(土建业主自筹)
主要功能:格栅能去除污水中的较大悬浮物和漂浮物,防止管道和水泵的堵塞,保证后续处理构筑物和设备的顺利运行。
■ 型号:500×500mm
数量:1台;
材质: 碳钢防腐(304不锈钢)
栅隙: 5.0mm
(我方提供格栅)
■ 化粪池(土建业主自筹)
功 能:化粪池是基本的污泥处理设施 ,同时也是生活污水的预处理设施,它的作用表现在:
1、 保障生活社区的环境卫生,避免生活污水及污染物在居住环境的扩散。
2、 在化粪池厌氧腐化的工作环境中,杀灭蚊蝇虫卵。
3、 临时性储存污泥,有机污泥进行厌氧腐化,熟化的有机污泥可作为农用肥料。
4、 生活污水的预处理,沉淀杂质,并使大分子有机物水解,成为酸、醇等小分子有机物,改善后续的污水处理。
停留时间:10h
有效容积:按照水量,停留时间计算!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数 量:1座
■ 调节池(土建业主自筹)
功 能:指的是用以调节进、出水流量的构筑物。 狭义定义:为了使管渠和构筑物正常工作,不受废水高峰流量或浓度变化的影响,需在废水处理设施之前设置调节池。
停留时间:8h
有效容积:按照水量,停留时间计算!
结构形式:钢混结构
数 量:1座
提升泵
型 号:WQ50-10-10,1.1
流 量:5m³/h
扬 程:10m
材 质:铸铁
数 量:1台
液位装置
材 质:PE
数 量:1套
水解酸化池
水解酸化工艺的研究工作是从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的实验开始,经过反复实验和理论分析,逐步发展起来的。从工程上厌氧发酵产生沼气的过程可分解为水解阶段、酸化阶段、产乙酸阶段和甲烷化4个阶段,水解池是把反应控制在第二阶段完成之前,不进入第三阶段。经水解处理后,溶解性有机物的比例发生了很大变化,水解后出水溶解性提高了一倍。众所周知,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摄取只有溶解性的小分子物质才可直接进入细胞体内,而不溶性大分子物质,首先要经过胞外酶的分解才得以进入微生物体内进行代谢过程。经水解处理,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代谢途径上减少了一个重要环节,无疑将加速有机物的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