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通高42.3、口径15.2、底径19.4厘米,1964年保定永华南路一元代窖藏出土,河北省博物馆、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收藏。
科学研讨价值高。青花和釉里红是中国元代的立异性商品,青花和釉里红对窑炉的烧制空气请求不一,尤其是釉里红对窑炉的烧制空气和温度请求更为严厉,此罐将青花和釉里红两种立异性种类集于一器烧制,且使青花和釉里红的发色都到达如此精巧,实属不易。青花呈色淡雅,聚釉处有黑褐色“锡光”斑驳,系运用进口的苏麻离青料烧制而成,是研讨进口钴料的主要实物材料。
工艺水平高,时代特征显着。此罐体选用绘画、镂雕、堆贴等多种装修技法,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时代特征显着,是元代青花瓷器中具有断代作用的规范器。直口,短颈,溜肩,上腹较鼓,下腹渐收至底,宽圈足,底足露胎。胎质坚固细密,但不行细腻,胎色白,底伴有粘砂、铁质斑驳和釉斑,胎釉联系处有火石红。通体施青白釉,釉层凝厚。纹饰丰厚,层次明晰,主题突出,颈部绘青花缠枝菊斑纹,肩部饰卷草纹和大朵满意云纹,云头内用青花地白花技法绘水波莲花,满意云头之间缀以折枝花卉纹。腹部主题纹饰为四组菱花形开光,开光以两层串珠堆贴而成,开光内镂雕四季花卉和山石,枝叶用青花烘托,花朵和山石用釉里红涂绘,花卉间杂有浓淡不一的绿色斑驳,红、蓝、绿交相辉映,具有极强的装修作用。下腹饰卷草纹和变形莲瓣纹。罐附覆盆形盖,盖顶置蹲狮钮,盖面绘青花莲瓣纹和卷草纹,口外沿饰青花回纹。
存世稀少,此罐开掘出土时有两件,另一件调拨故宫博物院保藏。据有关材料报导,现在,同类作品只要3件,另一件由日本一私人保藏家保藏。
香港春拍9日下午在香港半岛酒店落下帷幕。这次春拍终究成交3.6亿港元,最贵拍品落户瓷器大类,元青花釉里红报价(螭虎耳方口扁瓶)拍出6325万港元。
此件元青花釉里红报价居高为最贵瓷器拍品,它为大元至正八年制,是迄今发现带有明确编年款的元代第一件青花釉里红重器。它器形共同,正经秀雅,胎体饰以天青釉,底足火石红特征显着,饰以双螭虎耳牡丹纹。为光绪帝书法侍教彭述之子、上海大保藏家彭水若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