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23 23:12
核心关键词:玻璃输液瓶检测 药包材检测 权威检测机构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
我国自古就有玻璃瓶,过去学界认为玻璃器在古代十分稀少,故应该只有少数统治阶级才可能拥有及使用。但近来研究则认为古代玻璃器生产和制造都不难,惟不易保存故后世所见稀少。玻璃瓶是我国传统的饮料包装容器,玻璃也是一种很有历史的包装材料。在很多种包装材料涌入市场的情况下,玻璃容器在饮料包装中仍占有着重要位置,这和它具有其它包装材料无法替代的包装特性分不开。
玻璃瓶的喷涂生产线一般有喷房,悬挂链和烘箱组成。玻璃瓶还有就是前道水处理,玻璃瓶特别需要注意的就是污水排放问题。至于玻璃瓶喷涂质量的好坏,那同水处理,工件的表面清理,挂钩的导电性能,气量的大小,喷粉的多少,操作工的水平有关。建议选择以下方法试行: 1、前处理段。玻璃瓶喷涂前处理段包括脱油、预脱、主脱、表调等,如果是在北方,主脱部分的温度还不能太低,需要保温。否则处理效果就不理想; 2、预热段。前处理后就要进入预热段,一般需要8~10分钟,玻璃瓶最好在到达喷粉室时要使受喷工件有一定的余热,以变增加粉沫的附着力; 3、玻璃瓶吹灰净化段。若所喷工件的工艺要求比较高,此段必不可少,否则工件上若吸附有很多尘埃,加工后的玻璃瓶表面就会有很多颗粒状,使品质和质量降低; 4、喷粉段。此段最关键的就是喷粉师傅的技术问题了,要想创造优良品质,花钱请技术好的师傅还是很划得来 5、烘干段。此段要注意的就是温度和烘烤时间,粉末一般180~200度为佳,具体要看玻璃材质,玻璃瓶表面不宜有油,还有烘干炉距喷粉室不宜太远,一般6米为好。
3000多年前,一艘欧洲腓尼基人的商船,满载着晶体矿物“天然苏打”,航行在地中海沿岸的贝鲁斯河上。由于海水落潮,商船搁浅了。于是船员们纷纷登上沙滩。有的船员还抬来大锅,搬来木柴,并用几块“天然苏打”作为大锅的支架,在沙滩上做起饭来。船员们吃完饭,潮水开始上涨了。他们正准备收拾一下登船继续航行时,突然有人高喊:“大家快来看啊,锅下面的沙地上有一些晶莹明亮、闪闪发光的东西!”船员们把这些闪烁光芒的东西,带到船上仔细研究起来。他们发现,这些亮晶晶的东西上粘有一些石英砂和融化的天然苏打。原来,这些闪光的东西,是他们做饭时用来做锅的支架的天然苏打,在火焰的作用下,与沙滩上的石英砂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晶体,这就是最早的玻璃。后来腓尼基人把石英砂和天然苏打和在一起,然后用一种特制的炉子熔化,制成玻璃球,使腓尼基人发了一笔大财。大约在4世纪,罗马人开始把玻璃应用在门窗上。到1291年,意大利的玻璃制造技术已经非常发达。“我国的玻璃制造技术决不能泄漏出去,把所有的制造玻璃的工匠都集中在一起生产玻璃!”就这样,意大利的玻璃工匠都被送到一个与世隔绝的孤岛上生产玻璃,他们在一生当中不准离开这座孤岛。1688年,一名叫纳夫的人发明了制作大块玻璃的工艺,从此,玻璃成了普通的物品。我们现在使用的玻璃是由石英砂、纯碱、长石及石灰石经高温制成的。熔体在冷却过程中黏度逐渐增大而得的不结晶的固体材料。性脆而透明。有石英玻璃、硅酸盐玻璃、钠钙玻璃、氟化物玻璃等。通常指硅酸盐玻璃,以石英砂、纯碱、长石及石灰石等为原料,经混和、高温熔融、匀化后,加工成形,再经退火而得。广泛用于建筑、日用、医疗、化学、电子、仪表、核工程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