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20 13:48
中化研究所是国内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产品认证机构、SGS测试中心、检验检测中心。承接高分子领域、食品及接触性材料、纺织品服装皮革、金属材料、石油化工领域、矿石领域、水质、固体废弃物等几千项分析检测服务。想要进行助排剂配方改进
内容简介:
助排剂所属现代词,指的是能帮助酸化、压裂等作业过程中的工作残液从地层返排的化学品。能帮助酸化、压裂等作业过程中的工作残液从地层返排的化学品。
要求该剂本身具有很低的界面张力,一般需8mN/m以下,对地层的吸附力尽可能低,对其他工作液不发生作用,同时对地层不产生伤害。
经常应用的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化学品中文名称:压裂用助排剂 1.2 化学品英文名称:fracturing and acidizing cleanup additive 1.3 中文名称2: 压裂酸化用助排剂 1.4 分子式: 1.5 分子量: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2.1 主要成分:十二烷基硫酸钠、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2.2 含量:34%、11% 2.3 CAS No. 151-21-3、9016-45-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3.1 危险性类别:无 3.2 侵入途径:食入、经皮肤吸收 3.3 健康危害:对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对眼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可引起呼吸系统过敏性反应。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4.1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4.2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4.3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4.4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5.1 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5.2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物、氧化钠。 5.3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6.1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7.2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8.1 职业接触限值:未制定标准 8.2 监测方法:未制定标准 8.3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化学品中文名称:压裂用助排剂 1.2 化学品英文名称:fracturing and acidizing cleanup additive 1.3 中文名称2: 压裂酸化用助排剂 1.4 分子式: 1.5 分子量: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2.1 主要成分:十二烷基硫酸钠、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2.2 含量:34%、11% 2.3 CAS No. 151-21-3、9016-45-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3.1 危险性类别:无 3.2 侵入途径:食入、经皮肤吸收 3.3 健康危害:对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对眼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可引起呼吸系统过敏性反应。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4.1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4.2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4.3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4.4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5.1 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5.2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物、氧化钠。 5.3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6.1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7.2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8.1 职业接触限值:未制定标准 8.2 监测方法:未制定标准 8.3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核心关键字:助排剂 配方改进 新型正品 活性 压裂助排剂 成分分析
中化所已掌握助排剂配方改进
成熟的检测技术,提供外协服务,以国际标准检测仪器为您提供最精准的服务!中化所已有专利实验技术40余项,在行业内外都具有良好的声誉!价格透明公道,结果客观准确,欢迎前来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