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023 设色纸本 册页十二开 22*33cm
1)题识:诗情画意。壬申之春,曦明
钤印:乌牛
“诗情画意”在林老先生字中展现无遗,不事雕琢,随兴挥墨,不用太多刻意,自然,便就是诗情画意。
2)题识:乡村之夏。曦明
钤印:明
江水环绕,鸡声茅店,便是林曦明老先生的全部信仰。他向往着那种农家小院,门前流水的情趣,鸡犬相闻,这便是他理想中的桃源。画中简笔写意,青山绿水,平房小院,自成一派人间别墅。
3)题识:香雪,甲申之春。曦明
钤印:明
隆冬之际,不是渔时。江心小庐掩映在梅林之下,冬雪过后,划船过江,船停江岸,主人径自踏雪寻梅去了。片片雪花融入梅林,沾染了梅花的独有的香气。江南的冬季在林曦明老先生的笔下也是意味超然。
4)题识:水乡之春,乌牛曦明写于春申江上。
钤印:乌牛、林
画中通篇以湿墨的线条描绘,这来自于他对江南山水特别是雨后山水的独特体验与喜爱,似被水浇透浸湿了的景致。柳叶、小舟在浅浅的墨色中,纤然而出,令画面有种朦胧的诗意。
5)题识:乡村之夏。曦明写之
钤印:林、乌牛
乡村的夏天在画中凝聚在瓜架之中,夏天的瓜架在水的倒影之下,绿影倩倩,瓜果茁壮的成长着。晕了水的绿色沾染,浓浓的乡村气息顿出。
6)题识:春之歌。壬申之冬,曦明写意
钤印:林、乌牛
春江水暖鸭先知。春天在画中,在画中的花枝中悄然溢出。淡淡的红墨泼洒,便是繁花似锦,红得轻巧,也红温婉,像江南的少女,清丽动人。
7)题识:寻诗图,维放之笔惨淡经管。壬申之冬于延安东窗枯中作乐也。乌牛,曦明。
钤印:乌牛、山里人
画面以浅色调大笔轻涂,画中诗人拄杖行经山林深处,寻找诗歌之门。山石掩映,台阶铺路,小径通幽。寻诗之人,窥其门径,见起房檐,诗不远以矣!画家泼以浅墨,使画面朦胧之中又似人间仙境一般,意境绵绵不绝,耐人寻味。
8)题识:曦明。
钤印:林
林曦明的山水画大多取材于江南的真山真水,他将对家乡的一片赤子之心和桑梓之情溶于笔端,倾注到山水画作中。水墨寄情, 丹青明性。
9)题识:曦明
钤印:林
画中斗笠老叟放牛于山林之中,林木笔直伸天,树叶绿黄相间,秋收过后,正是放牛的大好时光。
10)题识:曦明
钤印:林
全篇以浓淡墨泼洒,浓的是山,淡的是雾。江面笼罩在烟波浩渺之中,几行舟桅杆小帆,顺风而下。水雾氤氲,烟雾朦胧,画面之美,总是在顿足回味之际袭来。
11)题识:放鹤亭。曦明
钤印:林
仙鹤展翅长飞而去,放鹤之人在放鹤亭的石阶小径之上背手仰首,目光凝聚在空中,仿佛与放飞的仙鹤一般,能自己的在天空翱翔。亭旁树木红绿掩映,整个画面在画家的笔下清丽秀气,融洽自然。
12)题识:漓江雨后,甲申曦明写
钤印:明
漓江,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为支流桂江上游河段的通称,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漓江风光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胜”之誉。集中了桂林山水的精华,令人有“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之感。
林老游罢漓江,欣然作此话以为念。雨后清明,漓江两岸山石高耸,各自林立,奇俊斐然。一舟行于江上,斗笠蓑衣歇桨任舟而行。漓江山水在林老的简笔的淡墨泼洒写意之下,显得唯美安静,和谐美妙,温婉可人。
13)题识:秋江渔归,甲申曦明。
钤印:林
秋江向晚,群鸦飞过,浓雾渐起,天色不早,渔女将归。在整个画面中,远山氤氲,芦苇横斜,江中渔女收渔,坐在小舟之中顺水而归,有种仿若梦境的错觉。
此册页共13张,乃曦明为雁荡山所作,正是,山青水秀动渔歌,诗情画意惹人醉。这是最具代表性的林曦明的山水画灵魂--雁荡山情怀。春秋冬夏都笼罩着一层轻快明朗的生活气息,视觉感染力如山水一般,连绵不绝,余韵绕梁。
2009年12月,陕西秦宝斋曾拍林曦明的山水册页成交价高达24.2万元,不仅让彰显了其作品的市场魅力,其作品的市场潜力空间之大也不言而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