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6-02 14:44
范曾(1938.7.5-),字十翼,别署抱冲斋主,江苏南通人,中国当代大儒、思想家、国学大师、书画巨匠、文学家、诗人。现为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讲席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南开大学、南通大学惟一终身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文化特别顾问”,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当代中国集诗书画、文史哲、儒释道于一身的文化大家,平生著作等身,已出版一百六十余种诗、书画、哲学之著述,国家图书馆珍藏其中119种。曾有二十四字自评:痴于绘画,能书;偶为辞章,颇抒己怀;好读书史,略通古今之变。
《老子出关》 设色纸本 镜片 68*45
题识:老子出关,岁戊子十翼,范曾。
印鉴:十翼、范曾之印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因而人称老聃。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家和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曾做过周王室管理藏书的史官,后来隐居不仕,骑青牛西出函谷关后“莫知其所终”。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相传春秋时,老子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败,就离开故土,准备出函谷关去四处云游。守函谷关的尹喜很敬佩老子,听说他来到函谷关,非常高兴。可是当他知道老子要出关去云游,又觉得很可惜,就想设法留住老子。于是,尹喜就对老子说:“先生想出关也可以,但是得留下一部著作。”老子听后,就在函谷关住了几天。几天后,他交给尹喜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著作,然后就骑着大青牛走了。据说,这篇著作就是后来传世的《道德经》。
此画是范曾老子系列的其中一幅作品,画中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老子道骨嶙峋,白发似雪,鬓须垂银,眉目低垂却具精神,容颜苍老也不失其风范,襟带倏然,稳如山岳,又似乎全无重量,身形飘渺,又宛若就在眼前。范曾以顿挫有力的线条,刻画出骑在牛背上的老子,须眉皓如霜雪,而白发飘散,不着巾帻,有萧然出尘的风神;前面一位稚拙的村童,洋溢着笑容,用一根木杖裹着包袱,挑在肩上。绳子缠绕在牛角之上,正将观者的思绪,与老子一道,引向关山之外。范曾自作篆书题字,结字严谨宽博,用笔苍劲有力,为各幅作品都平添了古朴气息。
作者的《老子出关》画面风格清新俊朗,构图形式新颖大方,表现手法娴熟质朴。悲鸿之马、黄胄之驴、可染之牛、白石之虾都有着符号意味,而当今之世一提及范曾,大概立刻想到老子。正如作者自述:“我和老子恐怕是结下了一世之缘了”
在2008年一场拍卖会上,范曾的《老子出关图》以57.2万元成交,创下该场拍卖的最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