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艳而不腻 雅俗共赏鸳湖画派

时间:2017-05-19 14:52

  张熊(1803—1886),又名张熊祥,字寿甫,亦作寿父,号子祥,晚号祥翁,别号鸳湖外史,鸳湖老人,鸳湖老者,鸳鸯湖外史,西厢客。别署清河伯子,髯参军。室名银藤花馆。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张熊年青时代就移居上海,参加各种美术活动。

  张熊喜爱收藏金石书画,一生收藏了一万多件古董珍玩,名扬艺林,被称为“沪上寓公之冠”。张熊的绘画用色艳而不俗,作品雅俗共赏,带动了一批画家活跃于画坛,时称鸳湖派,是当时在上海、苏杭一带比较流行的画风。与任熊、朱熊合称"沪上三熊"

  花卉 设色纸本 立轴 114*56

  题识:鸳湖外史子祥张熊写于申浦客次

  钤印:张熊、西厢客

  张熊作为最早赴沪的一位重要的画家,在绘画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为人宽厚,绘画技艺高超,交游广泛,从学者众多,并著有课图画稿以便教学,在当时上海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张熊笔下,画中勾花点叶,春意盎然,桃花开了,红彤彤的火树银花一般绽放在枝头。树丫杈之上有两只小鸟伫立。鸟尾冗长,目光炯炯有神。满布石头青苔,野草初绿,野花开在草丛中,与挑花相互映衬,一派浓浓的春意在画家高超的设色技巧之下烘染而出,大自然的美妙在画家的笔下如此博大,所有的景致在画中相容,乐趣无穷,令人神往。

  清末民初的上海,就曾经寓居了一大批的翰墨高手,他们以张子祥为首,在江浙沪一带以绘事为生,名重一时,他们的作品富有时代的生气,在那个年代湖画派的艺术成就促进了画坛的繁荣,百家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