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一淀水 一淀银 一寸芦苇 一寸金

时间:2017-04-12 16:34

  芦苇画是白洋淀特色民间艺术,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素有“一淀水,一淀银,一寸芦苇,一寸金”之美誉。

  历史:“画荻教子”与芦苇秆

  中国古代有个流传甚广的故事叫“画荻教子”,是说北宋文学家欧阳修4岁丧父家中贫寒,其母亲一心想让他读书,却买不起纸笔,于是用荻草秆(芦苇秆)在地上写字,代替纸笔,教儿子认字。后人以此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历史上更早关于荻的描述是诗经里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其中葭即指芦苇。白洋淀芦苇作为大自然的植物,最早被用做工艺画是在明朝初年。而今,白洋淀芦苇画制作与传承人杨志广已在潘家园市场经营多年,能工巧匠们的点“秆”成金术发挥出芦苇艺术巨大的经济价值与环保价值,成为市场亮眼的“绿色工艺品”。

  现状:芦苇不值钱 艺术抵千金

  芦苇画题材广泛,从历史典故到现代生活,绘就大千世界的千姿百态、市井民情。它使用纯天然芦苇,经分类、切割、雕刻、编织等多种工序制作而成。作品中80%为芦苇自然色,20%左右因熨烫碳化而成,无人工色,古朴典雅、返璞归真、自然大气。

  工精出匠心,小小芦苇做成动物, 活灵活现;做成山水, 如临其境;做成花鸟, 如闻其声, 具有浓郁的汉族水乡文化风情。

  在匠师们的手下,花草鱼虫、人物建筑、山水风景尽情展现,栩栩如生,且彰显了低碳环保的绿色理念,受到人们喜爱。

  工艺:芦苇画制作方法

  芦苇画制作基本技法包括:整料、剖分工艺、剪贴工艺、烫熨工艺、剪穗工艺、描图工艺、粘贴工艺及装裱工艺等制作过程。

  整料是选取芦苇的原材料,通常挑选高度在2-6米,粗度适中、直立光滑、洁白干燥的优质芦苇,修剪成段。

  剖分工艺是将选好的芦苇清洗干净,在清水中浸泡,沸腾5-10分钟取出,目的是将芦苇软化,防止在烫料过程中发生干裂现象。烫料过程就是将芦苇剖开,并在高温熨斗作用下压成平整的芦苇片。

  烫熨工艺是芦苇画制作中最为关键的技术环节,画面中颜色深浅明暗的变化,都是通过熨斗和烙铁烫出来的,根据熨斗和烙铁对芦苇熨烫时间的长短,可以烫出深糊、深中糊、中糊和浅糊等不同的颜色。

  剪穗是在芦苇画制作中,动物的绒毛、植物的花蕊、人物的毛发都是用剪穗的手法一剪刀一剪刀剪出来,又一层一层粘上去的。这种制作工艺是芦苇画所特有的。芦苇画基础颜色是黄色,所以最适合用黑色丝绒布做衬底。粘贴从大到小,将制作好的零部件分别粘贴在绒布上,一幅芦苇画便做成了。

  未来:芦苇画拓品牌之路

  提到芦苇画不能不提杨丙军,他是芦苇画创始人,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983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书画院,师从勒尚谊、文金扬、钱少武等,其作品影响较大,曾多次荣获国内外展览奖项,并代表河北芦苇画参加了中国成都举办的“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

  杨丙军

  如今,白洋淀地区的芦苇画已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建设有白洋淀芦苇艺术馆、芦苇画廊,并组建集团上市公司。面对着广阔的市场前景,无论是工艺大师还是销售商家,芦苇画工艺制作与传承人都希望将芦苇艺术的种子播撒四方,甚至能在异国他乡的土壤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更多资讯,请关注华地艺术品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