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乐震文艺术展画外故事 华地资讯网

时间:2017-02-16 14:30

  90年代的西北写生带给乐震文激荡心灵的震撼教育,自此,“乐式山水”由南方的含蓄秀丽转向北方的大气磅礴。作品中,山路、水流、云雾、山体,各有生命又巧妙相融,在色彩及结构上的展现自成一派。

  “烟云物外——乐震文艺术展”正在刘海粟美术馆展出,呈现画家乐震文捐赠给刘海粟美术馆的40余幅代表作。在这些横跨30年的艺术创作中,每一幅作品,都承载着岁月所赋予的特殊记忆,或战战兢兢,或兴奋,或欣喜,或感动……

  与华地文化一起,细品“乐式山水”之美,了解每一幅画作背后的故事。

  展览背景:

  乐震文为上海海事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中国画院兼职画师。此次刘海树美术馆展出的40余幅作品勾勒出乐震文山水画风格形成的轨迹,它们大多是从乐震文捐赠给刘海粟美术馆的60幅作品中精选而出。

  移得山川胜 坐来烟雾空 2016年 纸本水墨 564×180cm

  兴致所作往往会让人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此幅作品从2016年1月开始创作,历时11个月完成,是乐震文所有作品之中的篇幅之最。如此大篇幅的创作,从哪里开始?又在哪里结束?乐震文说自己没有打小稿的习惯,一切随心而至,原本只打算画中间两张,却在一次次末稿完成之后意犹未尽,最终成稿如此,是一次心情非常愉悦的创作。

  水从云中落下,在山石间自由流淌,时而被遮挡,时而随石阶渐宽。乐震文喜欢在画作中展现自然界中被遮挡的部分,在他看来这种事物被遮挡的神秘效果是“有趣的”、“好玩的”,避免山水作品趋于“同质化”的,而他对水流与云的浓淡处理,也让二者的区别一目了然,赋予了流水与云雾各自不同的生命表现力。

  “乐式山水”风格的起源之作。此幅作品入选当年的上海市美展,并得到评委之一的程十发先生的表扬,赞其非“三夹板”之作,山与山之间通透可见,云水自由环绕于山体之间,风格独特。那一年乐震文30岁,艺术风格尚未明确,前辈艺术家的鼓励给了他极大的信心和勇气,为此后乐震文倾情于北方山水画创作并树立自己的艺术风格打下伏笔。

  90年代有一段时间,乐震文十分着迷于画清晨湖面上的雾气,在他看来这种这种似是而非,似有似无的感觉要比画实实在在的东西更难,更有一种难得的意境美。每一个阶段的艺术灵感和艺术追求赋予了乐震文那一时期的独特画风,那是一段让他兴奋不已的艺术探索,然而当一切了然于心,内心的欣喜和趣味却也一去不回。他说,那样的感觉再没有了,而现在再去画同样的画,也是刻意而为不是随心而作,心境大不相同。

  画这幅小画的时候,乐震文在日本东京。那段时间他经常去看海,看到了许多在上海看不到的海景,也留存下了那个阶段特有的作品和记忆 。

  其他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