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S系列
(1)粗壮的极板使电池具有更长的寿命(2)阻燃的单向排气阀使电池安全且具有长寿命(3)持久耐用的聚丙烯(PP)电池槽盖(4)槽盖的热封黏结可以杜绝渗漏
大力神蓄电池:产品特点 10年设计寿命@25℃极低的自放电率(在20℃下每月大约3%)3年质保UL认证高可靠的专业设计阻燃外壳,符合UL94--Vo标准电池标称容量为200-300安时深度放电性能好,符合DIN43539T5标准符合BSB6290-4和IEC896-2符合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国际民间航空组织(IATA/ICAO)的特别规定A67,可以航空投运正极板是由铅钙合金铸造的板栅结构可以以非危险品(DOT-CFR 49款171-189部分)进行地面运输内部气体符合率大于99%,使电解液具有免维护功能可以以非危险品(根据IMDG修正27款)进行水路运输粗壮的极板使电池具有更长的寿命阻燃的单向排气阀使电池安全且具有长寿命持久耐用的聚丙烯(PP)电池槽盖吸附式玻璃纤维技术使气体复合效率高达99%,使电解液具有免维护功能
UL的认证多元格的电池设计使电池安装和维护更经济可以以任何方位使用。竖直,旁侧或端侧放置符合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国际民间航空组织的特别规定A67,可以航空投运可以以无危险材料进行水路运输
近日,全球能效管理与自动化领域数字化转型的领导者施耐德电气举办的首届“施耐德电气数字创新方案挑战赛”决赛在北京圆满收官。本次大赛围绕“配电、电网数字化解决方案”、“配电、电网数字化实践”以及“施耐德电气现有中低压产品及智能化软件优化”三大主题展开,征集参赛作品涵盖建筑、医疗、交通、数据中心、电子制造、工业等多个领域。来自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丁新东凭借为成都城市音乐厅设计的智能配电方案夺得冠军。来自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中国电科院技术战略研究中心、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广州市设计院的众多专家与学者作为评委嘉宾出席并参与了此次活动。
相关数据显示,能源发展正呈现出2D+2E的新趋势,即:更加电气化(Electric)——到2040年,用电需求增长比所有能源需求快两倍;更加数字化(Digitized)——到2020年,全球互联互通的设备数量将是互联人口的10倍以上;更加高效(Efficient)——在楼宇领域有82%、在工业领域有超过50%的能效潜力有待释放;更加分散化(Decentralized)——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新增产能的83%的新趋势。面对人类对于能源的需求增长与对能效水平改善的要求,数字化创新正在成为解决问题的钥匙。本次大赛,旨在培育行业协同创新生态,鼓励创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并从中挖掘最具创意、能够满足未来能源发展趋势的电网、配电数字化解决方案。
在决赛的方案呈现环节,各路选手充分展现了自己的创意与设计,对于电网与配电用户需求的准确把握,对于应用场景的精心发掘,对于数字化技术的大胆尝试,以及对于方案可执行性和细节的追求成为了现场讲解的亮点,也左右了最终的结果。最终的冠军方案是来自于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丁新东的“成都城市音乐厅智能配电方案”。该方案以打造标杆项目,保障供电安全,实现高效运维与智能化,经济实用为目标,从强电系统、负荷分级、应急电源等几个方面为成都市音乐厅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数字化配电解决方案。与传统的配电方案相比,该方案采用了POI”电柜医生”故障预警及诊断系统、PME电能管理系统、数字化运维管理平台”千里眼“等一系列数字化的运维技术与产品,从而确保了整个配电系统的运行维护主动性、运营体系高效性,并强化了运营者的共享数字化体验。
此外,来自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的殷爽凭借“城市轨道交通数字化低压配电系统创新与应用”,与此次十强选手中唯一的学生——来自天津大学的司佳,凭借“高级配电管理系统(ADMS)中的状态估计研究”获得了此次比赛的亚军。本次大赛共历时3个月,在“拥抱电力未来,共建创新生态,为能源行业的数字化变革赋能”的宗旨下,面向广大电力电气领域从业人员与在校大学生共征募数字化配电、电网解决方案、案例及产品优化解决方案超过300余件。
由美国C&D公司与上海电器股份共同投资组建的一家专业生产阀控铅酸免维护蓄电池的公司,总投资为5000万美元,采用美国21世纪的生产流水线,其中LIBERTY(原DYNASTY大力神)电池线为全亚洲生产线。公司于1997年获得ISO9002证书及美国UL证书认证,并获得了信息产业部颁发的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证。其著名产品LIBERTY(原DYNASTY大力神)蓄电池在中国市场上有很高的知名度,为众多业内人士所熟知。
后备电源的电池使用年限要求比较严格,对电池的比容要求比较宽,因此后备电源使用的电池的后备电源的电池α二氧化铅和β二氧化铅比例比深循环的动力型电池大一些。为了减少α二氧化铅参与放电,一般控制放电深度仅仅为40%。随着电池的使用时间的增加,电池的容量下降,新电池放电40%的电量,对于旧电池来说必然上超过40%的,所以旧电池就相当于放电深度深,电池的正极板软化也会被加速。所以,电池的容量寿命曲线的后期下降速率远远高于中期。电池容量越小,放电深度越深,α二氧化铅损失也越多,正极板软化也越严重,导致电池容量下降越快,形成了恶性循环。 这样,电池的放电深度需要严
彻底改变了蓄电池传统运维模式,实现远程、智能、集中管理,为后备电源运营管理带来了显著效益:
•电池告警实时传递,故障及时处理,避免动力事故的发生
•彻底解决数量庞大的蓄电池组放电维护工作的动力保障难题
•在线安全充放电技术,远程自动化测试维护,成倍提高维护效率
•全在线专利维护技术为蓄电池容量测试带来节能环保效益
•对电池及时到位的维护,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
•提前预判严重安全故障(短路、开路),对漏液实时监测和报警,提升重大安全隐患预测功能
•智能维护模式,降低维护成本,减少报废电池对环境的破坏和采购支出
BTS蓄电池组远程充放电核容运维设备
准确的掌握电池组容量,预判电池组的续航能力,为停电调度做出正确依据,精确掌握电池组初装及质保期内合格率,保障客户利益。
•安全高效:运用全在线充放电专利技术,多重硬件保护,确保蓄电池组运维不离线
•智能监测:实时监测蓄电池的电压、内阻、极柱温度、母排电压、电池端组电压、电流等特性参数,分析蓄电池组健康状态,精确告警
•远程核容:通过2U控制模块实现远程充放电核容测试作业
•应急续航:交流电中断时,蓄电池组欠压情况下,延长后备电源供电时间
•节能环保:充放电过程无能耗、不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