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埋式橡胶止水带有多种,变形缝中使用止水带止水,但经常发生的渗漏仍然在变形缝处,这说明止水带防水并不十分可靠,尚存在一下这些问题:
1.混凝土和止水带不能紧密粘结,水可以缓慢地沿结合缝处渗入:
2.变形缝两侧建筑发生沉降,沉降差使止水带受拉,埋入混凝土中的止水带受拉变薄,与混凝土之间出现大缝,加大了渗水通道。特别是一字形止水带和圆形止水带,更易出现上述现象,而单折、双折和半圆的止水带,防拉伸作用较好
3.一条变形缝常有几处止水带搭接,搭接方式基本是叠搭,不能封闭,即成为渗水隐患。
4.施工止水带时,变形缝一边先施工,止水带埋入状态较好,再施工另一面混凝土时,止水带下方混凝土不密实,甚至有空隙,止水带没有被紧密的嵌固,使止水作用大减。
5.装卸式止水带用于室内,覆盖在变形缝上,使用螺栓固定。它的优点是易安装,拆卸方便。但止水功能不如中埋式和外贴式止水带好。室内止水犹如室内防水,地下水已渗入变形缝中,再行堵截,即便止水带处不见水,其他地方也会出现渗水。因此装卸式止水带不能替代中埋式和外贴式止水带。
6.使用中埋式止水带,尽量靠近外防水层。外贴式止水带对于变形缝的防水比中埋式止水带好,止水于缝外,可以与外防水层结合共同发挥防水作用。
7.重要的工程,埋深于地下水位下十多米,沉降缝宽达15m,应使用两种止水带,如中埋止水带和外贴止水带相结合,中埋止水带和装卸式止水带相结合。 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常常由于固定原因出现橡胶止水带位置不准、变形过大等情况,造成止水效果差,工程出现渗漏现象
653型橡胶止水带是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常用规格之一,它是指中间无孔,两边上下各有三道小楞的中埋式橡胶止水带样式,和651型橡胶止水带最大区别是中间没有孔,是平板,也叫中平型橡胶止水带。
653型橡胶止水带使用方法
一.必须采取可靠的固定措施,绑扎钢筋和支模时。
二.防止在浇注混凝土时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发生位移,保证止水带在混凝土中的正确位置。
三.只能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的允许部位上做穿孔打洞,对于固定止水带时。
四.不得损坏中埋式橡胶止水带有效防水部位。常用的固定方法有利用附加钢筋固定、专用卡具固定、用铅丝和模板固定等。
五.不论采用何种固定方法,对中埋式橡胶止水带的固定方法应按设计要求的施工规范进行且必需保证止水带定位准确,不损坏止水带有效防水部位,方便混凝土浇捣。
带注浆管橡胶止水带两侧设置了注浆管和逆止阀,从而提高了施工伸缩缝的防水安全系数.如果发生渗漏,通过注浆,能有效地,快速地修补,防水质量可靠不复发,其综合费用最经济,彻底解决了传统止水带的弱点. 中埋式可注浆止水带的特点:1、中埋式可注浆止水带上设有安装孔,便于现场固定及就位; 2、中埋式可注浆止水带两侧注浆管上设有防堵功能的逆止阀,浇砼时,不会堵塞出浆孔;注浆时,出浆孔出浆流畅; 3、通过注浆管和逆止阀可进行快速有效的注浆修补,修补后的防水质量安全可靠,不复发;中埋式可注浆止水带 4、注浆完毕后,立即将管内的浆液清洗干净,根据需要可进行多次反复注浆.。
中埋式可注浆止水带适用于所有混凝土工程施工缝和伸缩缝的防水. 中埋式可注浆止水带安设在防水钢筋混凝土结构厚度的二分之一处,其中间圆孔与变形缝中间对齐,其安装,固定,转角,混凝土振捣等要求参见钢边止水带. 中埋式可注浆止水带采用现场硫化可对接接头,接头部位抗拉强度不得低于母材强度的80%,止水带的接头不得设在转角处. 中埋式可注浆止水带两侧圆孔兼做注浆管,每4-5米设一个注浆孔,与浆液注入管连接,注浆管与浆液连接应牢固,出浆孔间距不大于30mm,出浆孔应为单向,防止混凝土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