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GPZ2009盆式橡胶支座执行标准

时间:2020-11-19 15:32

  盆式支座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半封闭钢制盆腔内的弹性橡胶块,在三向受力状态下具有流体的性质,来实现上部结构的转动;同时依靠中间钢板上的聚四氟乙烯板与上座板上的不锈钢之间的低摩擦系数来实现上部结构的水平位移。从实验的数据来看,橡胶处于三向约束状态时的抗压弹性模量比无侧向约束的抗压弹性模量增大近20倍,因而支座承载能力大大提高,解决了普通橡胶支座承载能力的局限。所以盆式支座是能满足大的支撑反力,大的水平位移,大的转角要求的新型产品。

  盆式橡胶支座有较强的承载力、大位移量、装置简洁、耐久性强等特点,常用于各类铁路桥梁工程中。橡胶支座广泛运用于公路、铁路和市政桥梁工程,橡胶支座一般采用多层薄钢板作为加劲层与橡胶叠合构成。放置加劲钢板层首要是起到阻止橡胶横向变形,进步橡胶支座的竖向抗压刚度的目的。同时橡胶支座具有较大的水平剪切变形才能,以满足上部结构对桥梁支座要求的运用功用。其中对板式支座部分力学性能项目的核算和检测办法及对测试结果的点评作出了规则。

  盆式橡胶支座安装:

  (1)墩顶预埋钢板宜采用二次浇筑混凝土锚固,墩、台施工时应注意预留槽的预留,预留槽两侧应较预埋钢板宽100mm,锚固前进行凿毛并用空压机及扫帚将预留槽彻底吹扫干净。测量放线。用全站仪及水准仪放出支座的平面位置及高程控制线。

  (2)钢板位置、高程及平整度调好后,将混凝土接触面适当洒水湿润,进行混凝土灌注,灌注时从一端灌入另一端排气,直至灌满为止。支座与垫板间应密贴,四周不得有大于1.0mm的缝隙。灌注完毕及时对高程及四角高差进行检验,误差超标及时予以调整,直至合格。

  (3)校核平面位置及高程,合格后将下垫板与预埋钢板焊接,焊接时应对称间断进行,以减小焊接变形影响,适当控制焊接速度,避免钢体过热,并应注意盆式支座的保护

  球型支座与盆式橡胶支座的区分介绍球型支座和盆式橡胶支座都是比较常见的橡胶支座类型,那么它们区分在哪里呢?

  首先盆式橡胶支座通过钢盆中的橡胶转动来满足梁体转角的需要,由于橡胶的转动反力矩与橡胶直径、厚度和硬度有关,所以在支座转动时,随着支座转角的变化,支座的转动反力矩相应发生变化,而且支座橡胶的厚度有一定限制,一般为橡胶直径的十分之一到十五分之一之间;

  球型支座则是通过球冠衬板与球面四氟板之间的滑动来满足支座转角的需要,因此只要支座克服了衬板与四氟板之间的摩擦系数,那么支座就可发生转动,转角的大小与转动例句无关,球型支座可以适应各种转角的需要,

  球型支座的有点介绍: (1)球型支座通道球面传力,因而作用到支承混凝土上的反力比较均匀; (2)球型支座的转动力矩小。转动力矩只与支座的球面半径及四氟板的滑动摩擦系数有关,与支座转角的大小无关,因此特别适用于大转角的橡胶支座,设计转角可达0.05rad以上; (3)球型支座各向转动性能一致,适用于曲线桥和宽桥; (4)球型支座不再使用橡胶承压,不存在橡胶变硬或老化等对支座转动性能的影响,特别适用于低温地区。

  公路桥梁在投入运营一段时间后,其质量方面的缺陷也开始显露出来,而支座问题作为桥梁工程中的一种常见早期病害,也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作为桥梁的重要组成部分,橡胶支座负责将上部构造荷载可靠地传至墩台,并同时承受由荷载引起的形变,并对风力、地震等引起的结构平移与温湿度变化引起的结构胀缩等进行阻抗与适应,减轻各种不利影响对桥体的破坏。在钢支座、混凝土支座、橡胶支座和聚四氟乙烯支座等众多种类中,橡胶支座因其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成本经济、便于施工养护等优点已成为最主要的支座形式,广泛应用于各种桥梁工程中。近年来,橡胶支座施工技术逐渐成熟,在减震和抗大变形量等方面极大地提高了桥梁的结构安全性。然而,橡胶支座,特别应用最普遍的板式橡胶支座在使用中仍存在一些质量问题,需要引起建设者充分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