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9-25 15:50
盆式橡胶支座的结构原理是安置于密封钢盆中的橡胶块,在三向受力的情况下,而产生的反力,承受桥梁的垂直荷载,同时,利用橡胶的弹性,满足梁端的转动,通过焊接在上座板上 的不锈钢板与聚四氟乙烯的自由滑移,完成桥梁上部构造的水平位移。本系列产品具有结构合理,承载能力大,变形小,水平位移量大,转动灵活,并有良好的缓冲性能,是建筑连续式桥梁的理想支座。
盆式橡胶支座还具有重量轻,结构紧凑,构造简单,建筑高度低,加工制造方便,节省钢材,降低造价等优点,是适宜于大垮桥梁使用的较理想的支座。常用的有GPZ、GPZ(Ⅱ)、GPZ(KZ)三大类。GPZ(II)系列支座目前承载力为31个级别,承载力0.8MN-60MN,能满足大型桥梁建造的需要。
1、普通盆式橡胶支座是由多层薄钢板与多层橡胶片硫化粘合而成一种普通盆式橡胶支座产品,盆式橡胶支座具有良好的弹性,以应对桥梁的梁端的转动;又有较大的剪切变形能力,以满足上部构造的水平位移。
2、普通盆式橡胶支座表面粘复一层1.5mm-3mm厚的聚四氟乙烯材料时,就能制作成聚四氟乙烯滑盆式橡胶支座,可使梁端在四氟板表面自由滑动,水平位移不受限制,特别适宜中、小荷载,大位移量的桥梁使用。
GPZ(KZ)抗震盆式橡胶支座包括固定支座和单向活动支座两种型式,和与之配套使用的还有双向活动支座。支座规格按JT391-1999要求分为31级。支座竖向设计承载力、支座转角、支座摩擦系数及位移均按标准要求设计。仅固定支座各方向和单向活动支座非滑移方向的水平力由原支座设计承载力的10%提高至20%。
GPZ(KZ)系列抗震盆式橡胶支座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公路桥梁盆式橡胶支座》(标准号JT391-1999)及公路工程搞震设计规范(JTJ004-89),在盆式橡胶支座的基础上增加了消能和阻尼措施,并根据土木工程防灾国家试验室对多组支座振动台试验结论,由中公规划设计院有关专家开发设计的一种新型抗震盆式橡胶支座。 GPZ(KZ)GD(固定抗震盆式橡胶支座),主要由上座板、消能板、密封圈、橡胶板、底盆和阻尼胶圈等组成。
GPZ(KZ)DX(单向活动抗震盆式橡胶支座)还有中间钢板、四氟滑板、不锈钢滑板及侧向滑移装置等。减震原理主要是当支座水平力大于支座设计竖向承载力的20%后,消能板开始滑移,起到第一道隔震效果,然后阻尼圈发挥第二道阻尼效果,支座起到抗震作用。当地震冲击波超过一定极限时,该系列的刚性抗震起到了第三道抗震效果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建筑工程中一种专用装置,具体地说是应用于桥梁和桥墩之间的专用支座。
随着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高质量、高性能的桥梁支座已成为整个工程的关键施工部位。对桥梁支座而言,不仅要保证工程完工后的静态指标,还要适应桥梁复杂的动态指标变化,如气温变化、徐变、混凝土收缩及水流等因素对桥梁的影响,甚至要适应突发性的地震、台风或其它因素造成的剧烈震动。而这一严格的技术指标保证,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取决于具有高性能的桥梁支座。为此,本发明人曾经设计过抗震盆式支座的结构,在结构中,采用矩形上座板和盆形下座板,上、下座板之间设计有橡胶板支座和支座密封圈。上座板具有圆柱形的下部,它与盆形上边沿之间设有橡胶阻尼圈,以上的结构具有应付突发性震动的能力,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但不能适应有较大纵向位移的变化和较复杂的应变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