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在食品工业升级与临时建筑改造进程中,油脂厂拆除回收与活动板房、岩棉板拆除需求显著增长。油脂厂设备长期接触油脂、有机溶剂,易残留油污与易燃物质,拆除需防范火灾与污染风险;活动板房、岩棉板作为临时或老旧建筑建材,拆除需注重构件回收与粉尘管控。规范开展三类回收工作,需以 “油污清零、分类拆解、环保合规” 为核心,结合各自特性制定方案,实现安全与资源价值的平衡。
油脂厂拆除回收需聚焦 “油污清理” 与 “设备分类”,消除安全隐患。油脂厂核心设备包括榨油机、精炼罐、储油槽、输送管道及烘干设备,回收前需先开展专项检测:检查设备内残留油脂的酸败程度、是否混合有机溶剂,排查储油槽、管道的腐蚀与泄漏情况,标记易燃风险点。预处理阶段是关键,需采用 “热碱清洗 + 高压吹扫” 工艺:用热碱溶液循环冲洗榨油机、精炼罐内壁,溶解残留油脂,清洗废水经隔油、生化处理达标后排放;储油槽内残留油脂通过真空泵抽取,收集后交由合规企业回收利用或无害化处理;输送管道用高压蒸汽吹扫,清除管道内凝固油垢,避免拆解时油污滴落污染土壤。拆解过程遵循 “先轻型后重型、先部件后结构” 原则:先拆除烘干设备、输送电机等小型设备,电机分离铜线与铁芯,铜线熔炼再生,烘干设备的不锈钢加热管经除锈后可改造用于其他加热场景;再拆解榨油机、精炼罐,榨油机的压榨螺杆、齿轮等精密部件,完好的可修复后用于中小型油脂厂,破损的切割回收金属;储油槽多为不锈钢或碳钢材质,经脱油、除锈处理后,完好槽体可改造为工业储液罐,破损槽体切割后送至钢厂熔炼;最后拆除厂房主体,钢结构厂房的钢柱、钢梁经脱油处理后,达标部分可重新用于厂房搭建,混凝土结构破碎后分离钢筋与混凝土块,钢筋回收熔炼,混凝土块加工为再生骨料。拆解时需使用防爆工具,严禁明火作业,现场配备灭火器、灭火毯,施工人员穿戴防油手套、防滑鞋,避免油污滑倒或引发火灾。
活动板房与岩棉板拆除回收需注重 “构件保护” 与 “粉尘管控”,提升资源利用率。活动板房多由彩钢夹芯板(部分含岩棉芯材)、轻钢龙骨、门窗组成,岩棉板则常作为墙体或屋顶保温层,拆除前需在周边设置防尘围挡,安装雾炮机,地面铺设防渗膜,减少粉尘扩散。拆除流程遵循 “先非承重后承重、先面板后芯材” 原则:优先拆除门窗,铝合金门窗经清洁后可回收复用,塑钢门窗破碎后分离塑料与金属;再拆除活动板房的彩钢夹芯板,使用螺丝刀拆卸连接螺栓,避免暴力切割导致芯材散落,若夹芯板含岩棉芯材,需分离金属面板与岩棉芯材,金属面板除锈后可重新用于简易围挡,岩棉芯材收集后交由专业厂家处理,经破碎、筛选后可用于建筑保温或隔音材料再生;单独的岩棉板拆除时,采用人工逐层剥离方式,避免岩棉碎裂飞扬,拆除后的岩棉板装入密封袋清运,防止粉尘二次污染;轻钢龙骨拆除后,完好的可重新焊接组装,破损的切割回收钢材。拆除过程中,施工人员需穿戴防尘口罩、护目镜,定期清理作业区域粉尘,确保粉尘浓度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三类回收工作均需严守 “安全、环保、合规” 三重底线。安全层面,油脂厂拆除需实时监测可燃气体浓度,活动板房拆除涉及高空作业时需搭建脚手架与防护网,施工人员系双钩安全带;电气设备拆除前必须断电放电,避免触电事故。环保层面,油脂厂拆除产生的含油废水、废油渣,分类存放,废油交由资质企业处置;活动板房与岩棉板拆除中,实时开启降尘设备,岩棉粉尘集中收集处理;建筑垃圾按 “可回收、可利用、危废” 分类,可回收材料送至专业厂家再生,危废(如含油抹布、破损岩棉)交由资质企业处置。合规层面,拆除前向住建、环保部门报备方案,获取施工许可;建立详细台账,记录设备与建材来源、拆解过程、处置去向,为客户提供正规回收凭证;收购定价结合油脂厂设备完好度、活动板房与岩棉板材质价值综合评估,提供上门清点、拆解、清运一站式服务,降低企业回收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