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帆SAIL蓄电池6-GFM-65 储能型12V65AH型号

名称:风帆SAIL蓄电池6-GFM-65 储能型12V65AH型号

供应商:北京华瑞鼎盛科技有限公司

价格:面议

最小起订量:1/只

地址:北京市北京市海淀区海淀中路19号

手机:13126667835

联系人:吕琰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185846659

更新时间:2021-06-01

发布者IP:112.252.164.227

详细说明
产品参数
是否进口:否
品牌:风帆
型号:6-GFM-65
化学类型:铅酸
电压:12V
类型:阀控式
荷电状态:免维护

  6-GFM系列产品适用范围:

  1.通讯系统备用电源

  2.电力系统

  3.办公自动化系统电源

  4.消防、安全及报警装置电源

  5.电器、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电源

  6.各种UPS设备

  7.各种应急照明系统

  新一代能源系统,是以电力为中心,以电网为主干和平台,各种一次、二次能源的生产、传输、使用、存储和转换装置,以及它们的信息、通信、控制和保护装置直接或间接连接的网络化物理系统。从能源产品全生命周期来看,能源转型的关键要素不仅包含以电网为核心的能源输配网络升级换代,包括能源资源的清洁生产及高效转换、多元能源的互补协同及综合利用,新一代能源系统是在新形势下从智能电网向综合能源系统的扩展。我国新一代能源系统的主要特征包括:

  (1)实现可再生能源优先、因地制宜的多元结构;

  (2)集中分布并举、协同可靠的能源生产和供应模式;

  (3)供需互动、多能互补、节约高效的用能方式;

  (4)面向全社会的平台性、商业性和用户服务性。

  6-GFM系列产品特点:

  1.完全密封,无需补液,免维护

  2.体积小,能量密度高,输出功率大

  3.内阻小,自放电低

  4.不污染环境,不腐蚀设备

  5.没有游离电解液,可任意方向放置

  产品用途

  蓄电池应用领域与分类:

  ◆免维护无须补液;

  ◆内阻小,大电流放电性能好;<消防备用电源;

  ◆适应温度广;<安全防护报警系统;

  ◆自放电小;<应急照明系统;

  ◆使用寿命长;<电力,邮电通信系统;

  ◆荷电出厂,使用方便;<电子仪器仪表;

  ◆安全防爆;<电动工具,电动玩具;

  ◆独特配方,深放电恢复性能好;<便携式电子设备;

  ◆无游离电解液,侧倒仍能使用;<摄影器材;

  ◆产品通过CE,ROHS认证,所有电池<太阳能、风能发电系统;

  符合国家标准。<巡逻自行车、红绿警示灯等

  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是我国能源转型的核心指标。围绕该指标,新一代能源系统具有两大关键要素,一是大限度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不断提高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二是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实现多能协调互补。在这两个关键要素实现过程中,电力系统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纵观以往历史和可预见的未来,国内外电网及其技术发展的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技术经济特征,存在明显的代际差异、传承和发展特性。电力系统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代,代电力系统的特点是小机组、低电压、小电网,这是初级阶段的电网发展模式。第二代电力系统的特点是大机组、超高压、大电网。优势在于大机组、大电网的规模经济性、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以及开展电力市场的潜力,缺点是高度依赖化石能源,是不可持续的电网发展模式。

  第三代电力系统的特点是基于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集中式与分布式电源结合、骨干电网与局域网和微网结合,这是可持续的综合能源电力发展模式。与传统电力系统相比,第三代电力系统的物理特性、设备基础、运行特征、控制方式都将发生根本性改变。第三代电力系统即新一代电力系统,是百年来、二代电力系统的传承和发展。从代电力系统到第三代电力系统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电能供需的变化,对于第三代电力系统而言,其主要驱动力是电源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伴随着能源转型发生的,原因在于化石能源的有限资源、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严格,以及在信息通信技术高速发展的推动下,对系统运行和用户服务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的更高要求。

电池型号外型尺寸(mm)重量(kg)
长(L)宽(W)高(h)总高(H)
6-GFM-71516498992.6
6-GFM-1015199951003.8
6-GFM-1215199951004.0
6-GFM-1415199951004.2
6-GFM-17182761661665.8
6-GFM-18182761661666.0
6-GFM-20181781701766.4
6-GFM-22181781701766.6
6-GFM-241661751251258.6
6-GFM-3319613118018010.3
6-GFM-3819716517017013.8
6-GFM-5025713220220217.5
6-GFM-6535016617417422.8
6-GFM-8030517020523729.6
6-GFM-9032917222722730
6-GFM-10032917421521532
6-GFM-12040717324024038
6-GFM-15048217024024047
6-GFM-20052224021024366

  为适应环境保护、气候变化、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等外部条件的迫切要求,依托相关领域装备制造、系统运行、市场运营等电网自身技术进步,电力系统的源、网、荷等环节呈现出的快速发展态势,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飞速增长和广泛接入,西电东送特高压直流输电大规模建设,用户端分布式能源、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和能源互联网逐渐兴起,新一代电力系统呈现出以下4个技术特征:

  (1)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广泛接入;

  (2)高比例电力电子装备广泛应用;

  (3)多能互补的综合能源电力系统;

  (4)信息物理融合的智慧能源电力系统。

  传统电力系统中各类一次能源发电和分散化布局的电源结构(骨干电源为主)通过大规模互联的输配电网络,连接千家万户使用,具有天然的网络化基本特征;传统电力系终端用户用电早已实现“即插即用”,具有典型的开放和分享的互联网特征。电力用户不需要知道它所用电是哪家电厂发出的,只须根据需要从网上取电,具有典型的开放和分享的互联网特征。

  电力系统单一的电能生产、传输配送和使用的传统模式不能实现多能协同互补,以高效满足用户多种能源需求,综合能源服务能力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受限;传统电力系统的用户服务目标单一,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信息对称、双向互动的能力欠缺,不能实现用户分布式电源的“即插即用”;传统电力系统的集中统一的管理、调度、控制系统不适应大量分布式新能源发电,及发电、用电、用能高效一体化系统接入等综合能源电力系统供需分散、系统扁平的发展趋势;传统电力系统集中模式的市场支持功能,不能适应分散化布局用户能源电力的市场化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