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四羊方尊出土时间早,很快就进入中国美术史的范畴。当时,文博界与美术史界尚存合流之息,一批富学之士既懂艺术又通晓文物。四羊方尊一出世,就被文艺人士所知悉。现在几乎所有的美术史通史著作或者有关先秦艺术断代论著,都绕不开这件并不高巍的四羊方尊——尽管比它高大的铜器有很多。一部接一部著论,使四羊方尊变成中国美术史乃至青铜鉴藏史中的一座高山。
然而,这些论著仅是对四羊方尊进行简单空泛的描述。这就造成了一个奇怪现象:四羊方尊在中国美术史上被认为是一个高峰,却缺少有效的讨论,除去平实的描述外,就剩下无比拔高的赞美,如“器物造型设计与艺术装饰融于一体,精丽刚劲的纹饰代表了当时非凡的铸造艺术”,等等。
造成这种奇怪现象的原因或许是因为四羊方尊不属于中原铜器,铜尊器型又属于普通形制,更没有铭文,所以四羊方尊就较长时间缺席于考古学背景的青铜器研究之中。再加上它也不属于科学考古发现,所以不被视为传世铜器的范畴,因而重视不够。
双羊尊器型抢动物形象的风头
提起羊形的铜尊,还有一件器物值得一提。它就是双羊尊,同样出土于湖南宁乡,现藏于大英博物馆。铜尊羊头的口吻部较短,颌下蓄有羊须,不过是用铜器上的勾曲形起脊做成。羊角与头相比,显得大而弯曲,尖角上翘,颇为传神。双羊尊的筒形部分装饰有弦纹和略略凸起的兽面纹。而整个尊器的腹部却装饰有鳞纹,其腿部还专门饰有龙纹。双羊尊体量不算大,高45厘米,两羊相对而造,共塑成一个器腹;羊首上昂,逼真拟形,共腹中空,形成一个空腔用来盛酒。其上通一口,作为注酒的孔道。器物下部利用羊的足蹄作为器之四足,承担整件尊器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