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换气分离器设备的母材材质为16MnR+ 0Cr18Ni10Ti,板厚为δ=34mm+3mm的复合材料。设备上有一小口径接管,为了防止腐蚀,要求在接管(接管材料为16MnR)的内壁上堆焊一层0Cr18Ni10Ti不锈钢焊条作复合层,起防腐作用。接管结构如图1所示。
1 接管堆焊方案确定
第一次面临小口径接管内壁复合材料的堆焊问题,按以往的焊接大口径管的工艺来焊接无法得到高质量的堆焊层。为解决这一生产难题,企业提出了购置专用设备、外协制作、更改设计、公司自制四种方案:
1.1 购置专用设备
现市场上有专门进行小口径管内壁自动堆焊的设备,但进口一套设备需人民币20余万元, 而国产的设备也需10余万元,考虑到小口径接管堆焊在该公司不是批量、经常性的生产,投资购置自动堆焊设备将造成产品生产成本过高, 对企业经济效益不利。
1.2 外协制作
经与相关的制造商协商后存在几个问题:来回运费较高;因是单件制作,所以制作费用较高;外协制作过程中从发货到半成品回库,前后约需半个月,影响整台设备的进度要求。
1.3 更改设计
如果采用内套不锈钢管或接管全部采用不锈钢锻件制作,应能满足该工件的技术要求,但因整体结构有较高的机械性能和高温耐腐蚀性能要求,用户不同意更改设计。
1.4 公司自制
自行制造,但需要解决工艺及工装问题。经过细致的权衡,从经济、设计、交货期等方面综合考虑,决定自己制作。
2 工艺及工装设计
小口径接管内壁复合材料的堆焊,尚属首例,原有的焊接工艺方法已不适用,可参考的经验与数据不多,为此,决定进行专项攻关。
2.1 焊接方法的确定
若采用气体保护焊和埋弧自动焊,接管长度远大于焊接时焊丝最大伸出长度,都不能满足设备加工要求。根据接管长度、连接区域操作条件,决定采用焊条电弧焊进行堆焊。
2.2 焊接工艺确定
采用耐磨焊条电弧焊堆焊工艺,需要解决的问题有:
(1)接管窄而深(Ф85mm,L=450mm),而焊条长度只有350~450mm,造成堆焊起始点位置过深,第一道焊缝引弧困难。
(2)同时,焊接中会产生大量的烟尘,遮挡了操作者的视线,在焊接过程中必须合理地排放烟尘。
(3)第三,引弧和焊接第一道焊缝时,由于无依托,将导致电弧过长而产生大量气孔。
(4)第四,是接管如何摆放的问题,如果将小口径接管水平摆放,则造成不能保持正确的耐磨焊条角度而无法得到高质量的堆焊层;如果将小口径管垂直摆放,则除了产生水平摆放的问题外,还将造成熔化金属容易下淌,同样难以保证焊接质量。
主要措施:
(1)焊接方法的选择——采用(SMAW)焊条电弧焊。
(2)焊接工艺的选择——采用工艺环多层焊进行堆焊。考虑到焊条的长度和接管的深度以及便于起弧,加工了一个和堆焊层材质相同, 规格为Ф75mm×5mm,高度为5mm的环,放置在接管(L=450mm)中部,第一层(过渡层)焊接时从中部放置的不锈钢环端面处引燃电弧开始焊接,然后呈螺旋形不断焊至接管端口处熄弧。焊完第一层后将药渣清除,再在第一层的焊缝上引弧焊完第二层(奥氏体层)。将接管的一端过渡层、面层(奥氏体层)堆焊完后,将中间放置的环车去,再堆焊接管的另一端。在焊接过程中选用的焊接参数如附表。
附表 小口径接管堆焊参数
(3)焊接工件的摆放——自制旋转平台定位。为了在焊接过程中保持正确的耐磨焊条度和排除烟尘,用Ф59mm×3mm、L=100mm的钢管及钢板、轴承等制作了一个简易旋转平台,转盘与底架成45°~60°倾角,将待堆焊接管固定在转盘之上。
在操作时,应尽量保证接管与转盘同心,防止在焊接过程中转动时偏心。焊工采用坐势, 视线和手臂成自然状态,操作时较为舒适,既保证了焊接时的焊条角度,同时也降低了焊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简易旋转平台可由两人操作,一人堆焊接管,另一人协助转动平台;也可一人操作,焊工戴头面罩,边焊边转。简易旋转平台如图2所示。
(4)焊接烟尘的排除。焊工操作前,在平台下端接管口位置,折弯一橡胶风管放置在端口处,利用风管往下端口吹出的气流,使接管内产生负压,形成气流(用阀门可调节气流的大小),使接管内的烟尘从转盘下部管口排出, 保证了焊工焊接时视线不被烟尘挡住,使焊接操作能正常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