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高速铁路 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引擎

时间:2016-02-24 15:24

  2009年12月26日中午12时45分,从广州开来的G1002次列车稳稳地停靠在武汉车站,原来11个小时的车程就这样缩短到了2小时45分,这也宣告了世界上运营速度最快的高铁——武(汉)广(州)高速铁路的开通。

  平均350公里的时速,引来了英国《每日邮报》“比欧洲之星(西方高速列车的代表)更让你嫉妒”的惊叹,同时也引发了“高投入将带来高风险,进而拖累中国经济”的疑问。而笔者近日走访的多位专家学者,对此持不同意见。他们普遍认为,高铁不但不会“拖垮”经济,反而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引擎。

  不会出现“危机”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央政府投入的4万亿元及地方配套的18万亿元,相当一部分被投入到交通运输行业。其中,在高速铁路建设方面,中央、地方政府、企业多方联手加大投资的格局业已形成。原本计划在未来11年完成的4万公里铁路建设目标,在2012年前就要完成91%。不少人对此产生了疑虑:如此巨额投入,会不会带来高风险,造成危机,进而会拖累经济发展呢?

  谈及这个问题,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常务副会长、亚洲运输协会副会长、国际物流与运输学会院士王德荣的语气十分坚决:“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处于工业化中期,高铁投资不会形成像美国‘次贷危机’那样的‘铁路危机’。美国产生‘次贷危机’,原因在于其投资的是具有大量泡沫的虚拟经济,而我国高速铁路投资的是实体经济,不是产能过剩资产。恰恰相反,高铁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有用资产,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呈递增态势。至于其投资如等,可以逐步分阶段偿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张政军研究员认为,以基础设施投资为中心的财政政策促进了经济的恢复,避免了产能进一步过剩。但在今后宏观调控政策中,还应积极采取措施,将重点放在优化“需求结构”和提升“产业结构”上,处理好基础设施的公共物品供给和社会保障等公共物品供给的关系,处理好基础设施发展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关系。同时,做好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规划,处理好基础设施内部结构问题。比如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以及航空业三者发展的关系。避免重复建设,造成恶性竞争,导致有限资源的浪费。常州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