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物流企业必须承受 三期叠加 之痛

时间:2015-12-21 15:17

  我国经济目前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时期。从当前经济运行情况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出现波动下滑,10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32个月持续下滑,大宗商品价格指数(BPI)、期现指数、钢铁指数全部出现下滑,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回落0.3个百分点,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回落0.2个百分点。

  物流指标尽管略好,但并不能说明物流业能够独善其身,反而说明物流业是其他产业经济活动的派生物,属于后置的引致性活动,因而指标具有滞后性。换句话说,物流企业将要承受的磨难才刚刚开始,对此应该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无独有偶,在今年9月召开的“2014创富共荣资本高峰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参事室特约评论员姚景源表示“中国经济三期叠加的态势应该是3-5年”。著名经济学家樊纲认为“现在国内经济有很多问题,主要问题是消化过去十年里两次经济过热的后遗症。”知名经济学家马光远在今年的物流企业家年会上告戒物流企业:未来三到五年的时间是真正的冬天,30年来没见过的冬天,三到五年内企业最宏伟的蓝图就是活下来。

  因此,面对严峻局面,物流企业不能只是等待,而必须找到逆境时期的“干法”。

  稻盛和夫,中日友好人士,拥有两家世界500强公司,与松下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索尼创始人盛田昭夫、本田创始人本田宗一郎并驾齐驱,被世人称为企业“经营之圣”。其人生最为浓重的一笔是2010年在其78岁高龄的时候,接手并重整问题重重的日航,仅用一年时间就使这个严重亏损的企业一举扭亏为盈。今年6月,稻盛和夫在杭州举行的报告会上,发表了“干法--经营者应该如何工作”的主题演讲,受到全国2000名企业家的好评。

  稻盛和夫认为,企业的现在是过去经营的结果,将来的结果不能只靠今天努力,还必须有大格局;当对目标有着强烈渴望时就会具有创造力,创造力 = 能力×热情×思维方式;不景气的时候,也是最应该作好准备的时候,不妨利用这段时间,思考自己的产品、服务和市场。稻盛和夫在51年的经营生涯中亲手缔造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却在功成名就时把个人股份全部捐献给了员工。他认为,企业家的人生就是提升心智的过程。

  三、物流企业只有精准把握现状问题、未来机遇,才能精准穿越到新世界

  当前,物流企业外部经营环境中的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四个维度向量发生着巨变,使得企业原定“愿景、战略目标、业务战略和职能战略”重新归零。因为,在过去稳定环境中制定的战略只适合渐进式演化,而当前任何超出原来预测范围的向量变化“增量”的导入都将改变企业既有演进轨道。如果企业不重新作出决策,继续在原有轨道上运行,反而意味着“脱轨”。按照巨变时的思考问题角度,物流企业环境向量“增量”导入主要包括: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将推动政治环境巨变。在倍受关注刚刚闭幕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决策布置的依法治国的主要任务是: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的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然而,面对秩序调整,已经习惯于政府“关怀”的物流企业,在有关部委取消政策扶持资金、贷款贴息“引导”后,失去了知觉,面对跨界发展紧迫局面,却“不想投、不会投和不敢投”好项目。与此相反,一些附着在物流概念上的“新生物种”却在此时发力,盘算着多“拿下”几块便宜的地。常州到黄石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