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广东省造光绪元宝 0.36钱 反版、面龙图 50000元
广东省造光绪元宝 0.72钱 反版、面龙图 60000元
广东省造光绪元宝 1.44钱 反版、面龙图 80000元
广东省造光绪元宝 3.6钱 反版、面龙图 200000元
广东省造光绪元宝 7.20钱 反版、面龙图 500000元
广东省造光绪元宝 壹两 背“寿”阳文 300000元
广东省造光绪元宝 壹两 背“寿” 350000元
广东造背寿的是给慈禧祝寿的钱,只有库平重一两,并且数量稀少。库平七钱二众说纷纭,绝大多数人都说没有。但是有一点:即便有,也很稀少。并且大家都没见过真的。坊间都是假币。所以我估计你的是假币。
先后铸行过“光绪元宝”和“元绪重宝”,“光绪通宝”,通宝制钱铸于公元1875-1908年之间,钱重从开始的一钱逐步减至八分,最后减至六分,该钱书法为楷书,此外宝福局也铸过篆文钱,光绪通宝钱背文为满文记局名,也有星月纹,字有宝河、宝真、宝津、宝云、宝黔等,还有铭“千字文”者(即背穿上各见“千字文”中一字,为宇、宙、日、月、往来等字)。
另外在戊子年(公元1888年)出过一种背穿左为“戊子”右为“河”字的戊子钱。光绪十五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在广东从英国购买的机器制造我国历史上第一批机制币,不再为方孔圆钱形状了,此后相继在各省推广实行,遂步取代了“方孔圆钱”。
清朝货币。
清代货币、纸钞、铜币并行,至嘉庆年间发行新式银元,而光绪年间铸行金、银币更多。洋务运动也影响到铸币业,两广总督张之洞曾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委托使英大臣在英国订购全套造币机器,并在广东钱局首铸机制银元和铜元。其后,各省纷纷仿效,购制国外机械铸造银、铜元。包括广东钱局在内,许多造币机均订购自著名的英国伦敦伯明翰造币有限公司。英国大工业的介入,使银币也沾染上西方色彩。
银币光绪元宝1898年发行,成色为91%。
正面铸有铭文,顶部铸楷体“造币总厂”,底部铸“库平七钱二分”标识,中心直读“光绪元宝”四字,币中心还有四字直读体满文。银币背面外圈顶部“光绪年造”楷体铭文,余部用小号英文标准字体铭“大清帝国银币”字样,内圈铸有正面腾云五爪龙一只,品相稍嫌粗糙,其审美风格独持,钱币正面鲜然可见满汉文化的融合,而钱背却明确标示了西方文化的介入。钱币虽小,也可管窥社会文化一斑。
光绪元宝银币的市场价格依个体产地和品相而定,价格约在人民币250,000~300,000元之间,样币则更珍贵,浙江楷体光绪元宝样币价值880,000~1,000,000元间。
同时,金银元宝币也是市场难见的珍贵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