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王家年
古往今来,和田玉都是指产于新疆于阗的玉器,这是传统的狭义的概念。在目前国标中,“和田玉”被统一定义为所有矿物成分为透闪石的玉石,鉴定机构对新疆和田、俄料、青海料、韩料也一律给出“和田玉”的鉴定结果,这就造成了“和田玉”泛滥的现象。其实,“和田玉”并不保证是“和田的玉”,现代玉器市场中产自和田的玉已越来越少见,但收藏界人士仍认可传统的狭义的概念。
古代玉工是依靠自然光目测、或在太阳光下目测,来决定一块玉材的优劣,现代人用显微镜、强光手电来检测评判老玉,在强光手电照射下,玉的内在质地一览无遗。过分的苛刻会错失许多收藏机会。看老玉正确的方法是学古人,用肉眼、自然光看,看不出太大的问题,就是好玉。
有人惦记老玉器,见到真老玉,又嚷:这么难看?有人听说老玉好,自己内心也想拥有几件。但对老玉不了解,常见都是新玉,难免会用看新玉的眼光去看老玉,要求老玉够年份,又像新玉一样够漂亮。要用古人的审美观去看老玉,不能用现代审美观念来衡量老玉。有个别老玉,保存较好,题材、造型、品相等较接近现代人的审美,这种玉相当少。绝大多数老玉的颜色、形状、器型、题材是不太符合现代人的眼光。由于有了一定的年份,老玉身上多少带有一些旧气,有的布满磨损痕,有的入过土,有沁色。要使老玉看起来“漂亮”,只有多学习传统文化,尽量以古人的审美眼光来“品”老玉,以传承前人物质文化遗产的心态去收藏鉴赏老玉,这样才越品越有味。
和田白玉是好东西,但产量稀少,上好的和田青白玉身价同样不菲。在古代,一些文人雅士以清清白白做人自居,有的达官显贵也以清清白白为官自榜,因此,古人以佩戴青白玉为荣。
古代有新疆的“和田玉”、陕西蓝田的“蓝田玉”、河南南阳的“独山玉”及辽宁岫岩的“岫玉”。如今玉器藏家只重视和田玉,对其他玉料不屑一顾。但高古玉中地方玉的比重是非常大,老玉收藏中,许多像明代玉带板、清代官饰白玉灵管、背云佩、龙勾等很明显的官器,竟然不受人重视,值得收藏家思考。
老行规中老玉有“天残”,指玉器先天带来的不足与原先加工时已存在瑕疵,瑕不掩瑜,故天残不折价;“地残”,指出土玉器在地下受到土壤的侵蚀形成的沁色等,前人认为过分受沁影响玉器的美观,故地残折半价;玉器被人为损坏,是“人残”不值钱。以前老玉藏品丰富,选优质是人之常情;如今老玉日益稀少,这行规应改“天残、地残不折价,人残有残值”。随着对老玉收藏的深入,对文化遗产认识的加深,收藏者的观念一定会发生变化。
如果你手中或朋友手中有精美的藏品和宝贝要鉴定或拍卖,
请将藏品图片发送到我的邮箱,注明您的姓名、电话。
所在区域,我们会在三天之内给您回复!
协办单位:上海合卿阁艺术品投资有限公司
香港合卿阁国际拍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