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鉴定中的工艺

名称:古瓷鉴定中的工艺

供应商:福建恒盛拍卖有限公司

价格:面议

最小起订量:1/个

地址:福州市五四路158号环球广场37层

手机:87870139

联系人:吴先生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137710754

更新时间:2021-01-16

发布者IP:113.81.225.175

详细说明

  在景德镇第三釉中眼期瓷鉴定研修班结业典礼上,面对电视台记者的采访,一位来自上海的学员说: 参加这期研修班的最大收获就是深入了解了古瓷制作的工艺过程。熟悉不同出时期的不同制瓷工艺及其留下的工艺痕迹,就像医生熟悉人体解剖一样重要,否则,就无法准确判断古瓷古瓷的生产年代及其真伪。

  这话是十分中肯的。因为陶瓷是通过工艺过程制作出来的.而不同时期的胎釉原料性能、炼制方法、成型工艺、施釉手法、装烧窑具、烧成窑炉结构、烧成气氛、装饰材料性能及炼制方法、装饰技法等等,并不完全相同.这就必然会留下不同时期的不同工艺痕迹。认识这些工艺痕迹,对于古瓷鉴定与辨伪,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景德镇古代陶瓷制作为例:宋代以单一瓷石成型,烧成温度和烧结程度不如明清;早期碗类仅拉坯、过范、剐足三道工序,有手拉痕迹,不及中后期增加镟坯工序,坯体表面留有刀痕;壶类多拉坯成型,未干时用竹刀压出瓜棱,不很规则;装烧工艺碗盘类早中期多以耐火土(含铁量较高)做成圆饼或圆圈,顶在无釉的圈足内底,吊脚而烧,实物内底留有不规则的 米糊 粘渣;后期采用支圈组合式窑具的覆烧工艺,口沿成为无釉的 芒口瓷 。

  元代以瓷石加高岭土二元配方制胎,可烧大件器物而不易变形,但由于早期高岭土水洗选矿不精,大件元青花胎体不如细腻。

  元青花一改宋重代以拉坯为主的成型方法。采用过范分段印坯然后泥浆粘接的工艺。瓶罐内壁可见手捺痕迹和分段接坯泥浆挤压痕迹;圈足内底除小件如玉壶春瓶等外,多数为涩底。且由于施釉采用泼釉工艺,釉层有时会出现厚薄不匀现象,釉汁流到底部也需要刮除以防粘连。

  由于胎体厚重,左手卧撑,右手刮釉不能持久而刮得草率,往往留有未刮净的釉痕。元瓷装烧采用垫饼铺沙工艺,圈足处往往出现粘沙的黑点。元青花以及洪武,永乐、宣德青花的绘制,采用勾线并浓淡拓技法,两笔之间的重合处料色特深,由于采用西亚进口的 苏麻离青 料,内含一定量的氧化铁,凝聚在料深处往往形成铁锈斑,而且深入胎骨,这与成化以后采用多锰少铁的国产料,并逐步运用勾线分水技法形成鲜明的对比,后者料色匀净,几乎不存在铁锈斑。

  当然明清各期由于青花料来源的不同以及绘制技法的差异,其发色效果并不相同。发色效果其实还与釉料成分、施釉方法、釉层厚薄以及窑炉结构。窑位烧成曲线和烧成气氛甚至气温、气压、湿度有关,特别是釉里红、青花釉里红和铜红釉的发色,后者更起主导作。

  香港恒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古玩艺术品推广、艺术行业联盟以及艺术品交易、交流服务的公司。公司秉执“品位艺术、品质生活”的理念,恪守“让艺术融入生活,让生活变成艺术”的宗旨,用心服务,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引导客户艺术观念的更新,提高消费者艺术品位,进而给大家带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