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4-04 07:57
		
			  张焕菊,江苏省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兼任河北师范学院文化艺术学院客座教授、江苏省宜兴职业高级中学客座教授。
  2月初,有缘结识宜兴著名陶艺家张焕菊。步入张焕菊的艺术天地"紫砂工作室",感受紫砂文化的熏陶,人似乎也变得悠远起来。工作室古色古香的气韵,灯光下是张老师正在忙碌的身影。进门时我们看到张老师正在制壶,手上、衣角都沾上些泥巴,工作泥凳上摆满了各种制壶工具。在这样的情景下,我顿时感觉身心放松了不少,突然觉得艺术家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作者,他离我们原来是很近的。
  他超凡的创作设计能力,将他独特的材质、独特的成型工艺和独特的文化内涵融于一体,使他的紫砂壶充满艺术的魅力、民族的风韵。不论圆、腰圆、四方、六方、侧角、海棠诸式;不论高、矮、曲、直;均严密工整,韵味十足。素质、素形、素色、素饰的紫砂在造型、泥色、铭款、书法、绘画、雕塑和篆刻等诸多方面都融入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其对紫砂壶的装饰艺术也颇有研究,他用金银丝装饰的紫砂壶在国内外具有很高的知名度。2009年,因其艺术造诣颇丰,被文化部授予"中国艺术名家"称号。
  张焕菊曾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造型设计班参加培训,在一次次的进修机会中开阔思路、激发灵感的张焕菊逐渐练就了超凡的设计能力,将独特的材质、独特的成型工艺和独特的文化内涵融于一体,他的紫砂因此而充满了与众不同的魅力。把宜兴的风物融入自己的创作,是张焕菊在自觉与不自觉之间的一个坚持。读他的作品,仿佛听闻宜兴的山、水、土、竹林在紫砂壶中欢唱。他把对故乡山水草木的热爱,丝丝入扣地刻画进了紫砂的骨肉,不能分离。在张焕菊的作品中,还能品到阳羡茶的甘香、竹海的幽密,可以说,在他的作品里读到了整个宜兴。
  在注重作品个性与创新的同时,张焕菊还在继续对传统器型气韵的探索。历代做壶人,总是仿前人器型入手,但要仿好也很难。张焕菊凭借深厚的设计功底和对艺术的感悟,对传统作品进行全新解读,那种对紫砂技艺孜孜不倦、近乎痴迷的钻研,令人动容。而他对于传统作品的独到解读,使得出自他手的作品颇具韵味。
  一把写意勾画的壶,一个端坐制壶的人,紫砂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张焕菊凭着自己的双手和悟性使得紫砂艺术继往开来、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