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PANACEA P558高N无Ni不锈钢(Fe-17Cr-10Mn-3Mo-0149N)在37e模拟体液中的耐磨蚀性能,表明其具有比ISO5832-1和ISO5832-9两种含Ni医用不锈钢更为优异的耐磨损性能,非常适合制作外科植入器械。美国Carpenter公司在1999年发布了其新研发的BioDurm108高N无Ni奥氏体不锈钢(Fe-21Cr-22Mn-1Mo-1N),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已在2002年列入到ASTM标准中(F2229-02)。PANACEA P558高N无Ni不锈钢无细胞毒性、遗传毒性和致突变性,采用高温渗N处理的方法,制备出小尺寸的Fe-24Cr-2Mo-(0162~0192)N高N无Ni无Mn不锈钢,其在细胞毒性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早期开发高氮奥氏体不锈钢大多基于铸造技术,在金属熔融状态下加入氮元素。由于氮在液态铁中的溶解度低,所以需要使用较高的氮分压才能使钢液中溶解足够的氮。但这种方法需使用昂贵的高温高压设备,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在工业推广中受阻。
与此相比,氮在奥氏体中的固溶度要远高于在液态铁中的溶解度,所以不锈钢粉末在固态时就可以在低压下渗入较多的氮。这使得粉末冶金工艺成为一种更经济、有效的高氮奥氏体不锈钢制造方法。此外,利用粉末冶金工艺还可以实现产品的近净成形,减少后续加工,同时获得比铸造更加均匀的组织和性能。
MIM技术是在粉末冶金领域引入注塑成型工艺,从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近净成形技术。在金属注射成型过程中,首先,选取符合要求的金属粉末和高分子粘结剂,然后在适当的工艺条件下混炼并挤出,制造成均匀的颗粒状喂料。其次,通过注射成型,使喂料在熔融状态下注射到模腔里形成生坯。最后,通过脱脂过程去除生坯中的粘结剂,再通过烧结得到致密化金属产品。烧结后成品的密度可达到理论密度的96%~98%,力学性能接近锻造材料。
MIM技术的优势在于能以极低的成本大批量生产形状复杂的精密金属零件,现在已经可以使用MIM技术制造高氮无镍不锈钢产品。目前,工业中使用最多的应用MIM技术制造的高氮无镍不锈钢牌号为PANACEA,其化学成分(质量分数)为:碳≤0.2%,氮≥0.65%,铬为16.5%~17.5%,镍≤0.1%,钼为3.0%~3.5%,锰为10%~12%,硅≤0.1%,余量为铁。该产品原始粉末的氮含量不超过0.3%,依靠烧结工艺可以将氮含量提高到0.65%以上,最终获得性能良好的高氮无镍奥氏体不锈钢。虽然这款不锈钢的性能优异,但目前实现量产仍存在技术壁垒。比如,这种材料中的氮是在烧结的过程中渗入,其氮含量的控制涉及到对渗氮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的理解;氮在不锈钢中的存在状态与材料热处理的过程相关;由于不同厂商使用的烧结炉不一样,最优化的烧结条件需要在生产前期就充分验证等。这些因素都增大了这种材料稳定生产的难度。
使用MIM技术制造的高氮无镍不锈钢,其强度和硬度高于传统奥氏体不锈钢,抗腐蚀能力优异,而且没有磁性,是制造电子产品结构件的优良材料。华为公司从2017年底开始选用这种材料制造该公司旗舰手机的摄像头支架,迄今已历经两代手机产品。目前,已有四款摄像头支架被大批量生产,每一款的出货量都多达几百万件,是注射成型高氮无镍不锈钢的经典应用案例。随着华为公司的推广,越来越多的手机结构件将选择这款高氮无镍奥氏体不锈钢材料。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应用MIM技术制造的高氮无镍不锈钢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